新華網北京12月5日電 剛過去的這個周末,閒散慣了的意大利人沒有像往常一樣“逛吃逛吃”,而都在忙這樣一件事:去投票站為當天的修改憲法公投投下自己莊嚴一票。這場公投似乎也是魅力十足,提前一個多月就吸引各路媒體大肆報道,規模不亞於當時英國鬧“脫歐”的熱鬧。根據投票結果,公投未通過,總理倫齊宣布辭職。
萬里之外的我們這些“吃瓜群眾”該如何理解公投結果呢?意大利會亂嗎?會鬧“脫歐”嗎?

一、為何要舉行公投?
首先必須明確一下,意大利舉行的這場公投是修改憲法公投,主要涉及政體改革,包括削弱參議院權力,如減少席位、取消參議員普選,以及把地方政府一些決策權收歸中央。
倫齊&&,修憲目的在於精簡機構、節約開支、確保政府執政能力,這有利於推行必要的改革措施。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副研究員孫彥紅解釋説,修憲公投旨在為推行一系列經濟改革創造政治前提。
不過反對者稱,修憲損害權力制衡機制,賦予政府過多權力。
公投選票上的問題包括:您是否贊成憲法中關於削弱平衡的議會兩院制、減少議會議員人數、限制議會開支、修改憲法第二部分第五章的修訂等內容。
不過,新華社駐羅馬分社首席記者王星橋説,有意大利媒體報道,許多選民在投票當天並不清楚修憲的真正含義。

4日,一名女子在意大利佛羅倫薩的一處投票站投票。新華社記者金宇攝
二、公投為何受關注?
按理説,這個公投是人家意大利人自己的家務事,為何會受到歐洲其他國家,甚至歐洲以外地區的廣泛關注呢?
王星橋解讀説,這主要還是由於媒體的大肆炒作。公投前,西方媒體、特別是英文媒體密集聚焦意大利,斷言公投一旦失敗,將影響意大利政壇穩定,進而影響投資者信心,導致市場動蕩和恐慌,其影響力將具有“震撼效果”,甚至將公投渲染為“脫歐公投”。“脫歐”一説尤為讓市場人士感到陣陣冷意。
新華社前駐布魯塞爾記者張偉説,歐洲輿論也擔心公投失敗可能産生的連帶效應。在英國“脫歐”、特朗普當選之後,意大利公投被不少歐美媒體視為反建制派和建制派之間的“第三場對決”。
三、公投為何會失敗?
此次全民公投的結果為否決票佔約60%,支持票約佔40%,投票率達到近70%,這樣的投票率在意大利算是相當高的水平。王星橋説,經濟持續低迷、失業率不斷高企、銀行業問題叢生,都是公投失敗的主要原因。
2008年經濟危機以來,意大利人對本國經濟很悲觀,即使那些顯示經濟回暖的數據也難以讓他們恢復信心。倫齊上&執政時曾一度帶來新氣象,他大刀闊斧地推行系列改革,明確&&迎接高債務經濟的挑戰,也試圖保持政府的政治穩定。他堅定支持歐洲一體化進程的態度和促進國家全面改革的舉措都曾獲得歐洲範圍的好評。
然而,問題的關鍵是,大多數意大利人並沒有感受到改革帶來的好處。一些接受採訪的市民&&,他們已經領教夠了政治人物的許諾,但從來沒有嘗到過實惠。
根據經合組織的預測,意大利經濟今年僅增長0.8%,2017年和2018年將分別增長0.9%和1%。

4日,意大利總理倫齊和妻子抵達蓬塔謝韋一個投票站準備投票。新華社/路透
四、公投如何影響政局?
倫齊因公投失敗下&,意大利民粹勢力五星運動黨將在政治上獲利。
這一政黨由喜劇明星貝佩·格裏洛領導,反歐洲一體化、反移民。在2013年的全國大選中,五星運動黨一躍成為議會中第二大反對黨。在最近的地方選舉中,五星運動黨候選人靠年輕選民的支持,一舉拿下羅馬和都靈市長職位。
王星橋説,五星運動黨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政黨,沒有嚴密的組織和紀律,也沒有明確的政綱,因此輿論認為,把選票投給五星運動黨就是直接投“抗議票”。儘管人們質疑這樣一個松散的黨派能否在面對管理壓力時保持政策的連續性,但五星運動黨的崛起和展現出的號召力已不容忽視。
五、意大利會“脫歐”嗎?
王星橋解讀,雖然西方媒體最近一直在炒作公投失敗可能導致意大利“脫歐”,進而導致歐盟崩潰。不過,最近民意調查顯示,多數意大利國民有着濃厚的歐洲情結,認為意大利發展離不開歐盟。最近的民意調查顯示,約67%的受訪者反對離開歐盟,71%的受訪者認為脫離歐元區後會使本來脆弱的意大利經濟雪上加霜。
設在羅馬的美國約翰卡波特大學校長帕萬切洛説,反對修憲公投的陣營即使勝出,也不會馬上舉行大選,況且五星運動黨很久沒有重復“脫歐”的訴求。再説,即使舉行這樣的公投,多數意大利人也不會做出這樣的選擇。
意大利是歐盟的創始成員國,目前是歐元區的第三大經濟體。帕萬切洛認為,英國“脫歐”實際上加強了意大利與歐盟的關係。
意大利國際問題專家姜卡洛·帕納雷拉也&&,即使政黨領導人希望通過公投來實現“脫歐”,那也是不現實的,因為意大利憲法第75條規定,禁止進行關於廢除國際條約的全民公投。他説,想要脫歐,也必須先修改憲法。那並不是件容易的事。(編輯杜健,新華國際客戶端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