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巴生港自由貿易區

馬來西亞巴生港自由貿易區

巴生港是馬來西亞規模最大的物流轉運中心,是最繁忙的港口之一。

新華網馬來西亞頻道上線儀式

新華網馬來西亞頻道上線儀式

這是中國主流媒體開設的第一家專門針對馬來西亞的三語種國別頻道

巴生港國際貿易與清真中心項目

巴生港國際貿易與清真中心項目

馬來西亞巴生港國際貿易與清真産業中心項目推介會在京舉行 。

中國東盟攜手邁向命運共同體

2015-10-12 07:23:59 星期一  來源: 瞭望  【字號 】【列印】【關閉

  作為中國-東盟經貿合作的“助推器”,中國-東盟博覽會將以“一帶一路”為契機,不斷為中國-東盟攜手打造命運共同體譜寫新的篇章

  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孫志平 熊紅明 翁曄

  6.5萬客商參展參會、促成62個國際和107個國內合作項目簽約、發布中國—中南半島國際經濟走廊《南寧共識》……第12屆中國-東盟博覽會9月21日在廣西落下帷幕,中國與東盟各國收獲了豐碩成果。

  中國與東盟山水相依,風雨同舟,守望相助。中國-東盟通過“10+1>11”的魔力方程式,在為世界區域合作樹立典范的同時,也向世人證明合作共贏是雙方命運的召喚。十多年來,被譽為中國-東盟經貿合作“助推器”的中國-東盟博覽會,也成為中國與東盟各國增進政治互信、開拓自貿區市場、推進全方位交流的重要平臺,正不斷為中國-東盟攜手打造命運共同體譜寫新的篇章。

  鄰里守望:“10+1>11”解出南南合作完美答案

  “越南連續11年積極參與中國-東盟博覽會,今年越南參與規模居東盟各國之首,共有超過100個企業、200多個攤位進行展示,展出面積達到3240平方米。”談及博覽會,越南副總理阮春福認為,博覽會的舉行充分體現了企業界在促進東盟、中國多領域的合作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從2004年首屆舉辦以來,博覽會共吸引了45萬名客商參展參會,展示了中國和東盟各國的商品、項目、産業園區、城市、科技、旅遊等多方面的商機,推動了雙方企業、行業和商協會的有效對接,博覽會已成為中國與東盟各國之間促進政治、貿易、投資、文化等各領域合作的重要平臺。”中國-東盟博覽會秘書處秘書長王雷告訴《瞭望》新聞周刊。

  多年來,中國與東盟友好合作關係不斷深化,命運共同體正逐漸形成:2003年10月,中國與東盟建立“面向和平與繁榮的戰略夥伴關係”;2004年,首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在廣西南寧舉行;2010年1月1日,中國-東盟自貿區正式建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貿區為各國提供了無限商機;2013年,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提出了打造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中國-東盟合作從“黃金十年”邁向“鑽石十年”……

  今年底,東盟將宣布建成共同體,而中國也將通過推動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與東盟各國一起積極打造命運共同體。

  “中國-東盟各領域合作的全面展開,是基于共同需要,走的是共贏之路,為‘南南合作’樹立了典范。”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執行理事長許寧寧説,目前,中國是與東盟建立合作機制最多的夥伴國之一,雙方之間的領導人會議、12個部長級會議機制和5個工作層對話合作機制,以及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中心等一係列合作平臺,充分體現出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和高水準的戰略合作,中國與東盟10國的務實合作生動地詮釋了“10+1>11”的方程式。

  在今年8月底召開的第14次中國-東盟(10+1)經貿部長會議上,中國商務部部長高虎城就進一步加強中國-東盟經貿合作建議,雙方將以中方在東盟國家興建的各類經貿園區為抓手,進一步深化多種形式的地方經貿合作,加強區域、次區域經貿合作等。

  合作共贏:19億民眾同享自貿區福利

  中國與東盟風雨並肩走過的歲月向世人證明:只有合作,才能共贏。

  華麗的數據,為中國-東盟友好合作的共贏成果給出了答案:2003年,中國與東盟貿易額僅為782億美元;2014年,雙邊貿易額超過4800億美元,同比增長8.23%。目前,中國是東盟第一大貿易夥伴,東盟是中國第三大貿易夥伴、第四大出口市場和第二大進口來源地。同時,截至2014年底,中國和東盟累計雙向投資額超過了1300億美元,東盟超過澳大利亞、美國、俄羅斯等國家成為中國第三大外資來源地。

  合作共贏也讓自貿區內的19億民眾享受到各種實實在在的好處。

  “辦理邊境旅遊異地證件非常方便,不到兩小時就搞定了,而且價格也不貴。我們選擇的是越南芒街一日遊,我們夫妻倆加上父母4個人所有費用不超過2000元。”來自四川的遊客潘毅在東興市邊境旅遊辦證服務中心高興地對《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説,“這是一次‘説走就走’的旅行。”

  這只是中國與東盟國家攜手推進旅遊便利化的一個縮影。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赴東盟遊客達732萬人次,較十年前增長了2倍有余。2013年中國公民赴東盟的出境人數首次超過1000萬人次。隨著中國-東盟包括鐵路在內的各種基礎設施的日益完善,各國簽證政策逐漸放寬,東盟10國已成為中國遊客出國旅遊的主要目的地,越來越多的東盟國家人民也將中國作為出國的熱門選擇。

  除了旅遊,中國-東盟在教育、文化等多領域的合作也取得了豐碩成果。

  近年來,中國與東盟的教育領域交流日益頻繁。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中國在東盟國家留學生已近12萬人,東盟國家在華留學生達到7萬人。中國高校已開齊東盟國家所有語種,東盟10國共建有30所孔子學院、30個中小學孔子課堂,越來越多的雙方青少年正在相互學習語言和文化。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心相通。文化交流在打造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過程中,起到了不容小覷的作用。近年來,中國一些電視節目,如《我是歌手》《金太郎的幸福生活》《甄嬛傳》等在東盟國家播放時,都引起收視熱潮。與此同時,一些東盟國家優秀的影視作品也被引入中國。

  “影視劇作為視覺文化産品,具有很好的跨國流動性和廣泛的民眾基礎,能夠拉近不同國家人民的情感,近年來已成為中國與東盟人文交流的重要載體。”廣西社會科學院院長呂余生説。

  2014年中國-東盟文化交流年是中國與區域組織舉辦的首個文化交流年。從去年4月開始,圍繞“同享文化,共創未來”的主題,中國和東盟國家合作舉辦了中國-東盟文化論壇、電影周、書畫展、南洋文化節等一百多項豐富多彩的活動,促進了中國同東盟各國人民間的心靈溝通,增進了相互了解和友誼。

  風雨相伴:21世紀“一帶一路”越走越寬

  全球貿易急速下滑,亞太地區經濟增長下行壓力不斷加大,在如此形勢下,中國與東盟將如何尋找新的合作源泉?在接受《瞭望》新聞周刊採訪時,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培林給出的答案是“一帶一路”和中國-東盟共同體建設。

  2013年9月和10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出訪中亞和東南亞國家期間,先後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倡議,很快得到國內外特別是東盟國家的熱烈反響,引起各方的高度關注。據估算,“一帶一路”沿線涉及總人口約44億,經濟總量約21萬億美元,分別約佔全球的63%和29%,將成為中國連接世界的紐帶。

  “‘一帶一路’建設也契合沿線國家的共同需求,為沿線國家的優勢互補、開放合作開啟新的國際平臺,提供新的發展機遇,有利于加強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鑒與共賞,促進沿線各國經濟繁榮與區域經濟合作,是一項惠及沿線各國人民、造福世界和平發展的偉大事業。”李培林説。

  他表示,東南亞地區自古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和組成部分,中國與東盟的合作在整個“一帶一路”戰略建設中舉足輕重,意義重大。中國政府堅持共商、共建、共用的原則,秉持“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倡導“開放包容、互學互鑒、務實合作、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提出通過加強“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與沿線國家合力打造平等互利、合作共贏、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

  “泰中合作建設泰國鐵路基礎設施,是一件不僅對雙方、而且對地區至關重要的事。”本屆博覽會期間,泰國總理特使、副總理塔納薩在接受新華社獨家專訪時表示,“泰中雙方正在磋商合作的項目,這是一個鐵路線總長840公里的項目……未來,這條鐵路將成為兩國間人員往來、物資運輸的重要通道。目前,泰中雙方正密切合作,確保鐵路項目盡快落實,工程有望在今年年內開工。”

  本屆博覽會期間,在中國-東盟智庫戰略對話論壇上,來自中國和東盟10國的智庫聯合發布《南寧共識》,強調中國與東盟的合作在“一帶一路”戰略建設中舉足輕重,深化中國與東盟的合作,共建“一帶一路”對打造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升級版和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具有重要意義。

  “到2020年,中國-東盟貿易額將達到10000億美元。”出席博覽會的寮國副總理宋沙瓦表示,中國和東盟已舉行三輪升級談判,雙方在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經濟技術合作等領域展開了全面、深入的磋商,衷心希望加快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談判進程,使其早日成為現實。

  事實上,“一帶一路”建設與打造自貿區升級版一脈相承、環環相扣:“一帶一路”需要中國-東盟自貿區不斷取消貿易和投資壁壘,創造更有利于營商創業的良好環境,打造貿易暢通的渠道;升級版自貿區也需要借力“一帶一路”建設,突破在基礎設施建設、跨國金融和海洋合作等方面的瓶頸。

  未來,中國將與東盟攜手並肩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讓11個國家的19億民眾同呼吸,共命運,同享融合共贏、繁榮發展的紅利。□

010020030500000000000000011100341283069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