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巴生港自由貿易區

馬來西亞巴生港自由貿易區

巴生港是馬來西亞規模最大的物流轉運中心,是最繁忙的港口之一。

新華網馬來西亞頻道上線儀式

新華網馬來西亞頻道上線儀式

這是中國主流媒體開設的第一家專門針對馬來西亞的三語種國別頻道

巴生港國際貿易與清真中心項目

巴生港國際貿易與清真中心項目

馬來西亞巴生港國際貿易與清真産業中心項目推介會在京舉行 。

明代長樂是海上絲綢之路起點 鄭和船隊在此開洋

2014-05-07 10:29:49 星期三  來源: 人民網  【字號 】【打印】【關閉

  長樂太平港是鄭和舟師駐泊基地和開洋起點

  “如果説南京是鄭和下西洋的決策地、策劃地,江蘇太倉是始發地、起錨地,那麼,長樂就是鄭和下西洋的舟師駐泊地和開洋起點。”曾國新説,當年,在長樂一個叫太平港的地方曾樓船如林,旌旗蔽日,鄭和船隊每次開洋出海,必集結於此整訓、伺風開洋。

  太平港是今長樂城西浮峰山下一個環形深水港灣。如今這裡早已成了高樓林立、車水馬龍的新區。但攝於1984年的一張黑白照片顯示,當年這裡依然是一片水泊。1988年,地質部門曾對這裡進行勘探,並明確&&,“西區港床20米以下仍能鑽探到瓷器碎片層。”在隨後的開發建設中,還不斷有人挖到船索、船碇等遺物。

  太平港周邊高山屏峙,可以阻遏颱風和東北風的侵襲,風平浪靜,是天然良港。鄭和舟師多次在夏、秋進駐太平港,少則兩個月,多則十個月。當冬、春東北季風勁吹時,鄭和船隊拔錨揚帆,出閩江口五虎門,轉舵南下,乘着強勁的東北風,浩浩蕩蕩下西洋,順風十晝夜便可到達佔城(今越南中南部)。

  鄭和舟師在太平港駐泊期間,駐軍長樂縣城的十洋街,並在附近設水師轅門;在此修造船隻,補充給養,招募水手,祭祀海神,做好遠航準備。當時的十洋街上,來往着海外各國的王公官員和商人,涌動着膚色不同、語言各異的人流,市面十分熱鬧繁榮。

  曾國新介紹,1930年在長樂南山出土的《天妃靈應之記》碑,為鄭和第七次下西洋前在長樂駐泊期間所立。碑刻全文1177字,歷述下西洋目的、意義,前六次下西洋經過、成果和第七次下西洋任務,以及在長樂修建寺、宮、殿和刻碑、鑄鐘的情況。這是考證鄭和下西洋最權威的史料碑刻。碑文明確記載,“余由舟師,累駐於斯,伺風開洋。”

  “鄭和下西洋舟師歷次駐泊長樂還可以從其他史料得到印證。”曾國新説,《明史·鄭和》、明郎瑛《七修類稿》卷十二《三保太監》、跟隨鄭和下西洋的費信在其所著《星槎勝覽》等史料中都記載,鄭和的寶船從江蘇太倉始發後,開進太平港,等待其他地區的船舶集結,並在此訓練船舶之間在海上航行的協調,待風來時才出發。“至此,我們可以確定太平港才是鄭和下西洋的真正開洋起點。”祝健

   上一頁 1 2  

010020030500000000000000011154621264714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