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教得好能評教授,這樣的“教”與“授”越多越好
2019-07-25 08:52:53 來源: 錢江晚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沒有發表一篇論文,從教33年的南京林業大學老師蔣華松評上了教授。近日,南京林業大學公布了2019年職稱評審結果,理學院教師蔣華松如願評上了教授。這是該校第一位“教學專長型”教授。今年三月,南京林業大學出臺了職稱評審新政策:在對“教學專長型”老師進行職稱評聘時,不再以發表論文數量作為考核內容,而是將教學業績取代科研業績,重點考查其教學水準和人才培養的成績。

  這幾年,越來越多的大學開始評聘“教學型教授”,或者重獎教學型教師等。其目的也不難理解,就是拔高教學的地位,讓專心教學的老師受到認可和尊敬,並有相應獲得感,使得教書育人的師者本分回歸。

  所謂“教學型教授”,各校規定雖不盡相同,但大致路徑趨同,即對于教學型教師的職稱評審,降低論文和科研門檻,提高教學門檻。在這之前,大學評教授關鍵看科研、項目和論文,對于教學基本上只有時數等方面要求,而對教學水準和人才培養的成績等方面,大多沒有提及。從這個角度看,教得好也能評上教授,是對重科研輕教學大學評價體係一種糾偏和優化。

  而這種糾偏對于大學生來説更是福音。現在,大學課堂品質差的問題越來越突出,至于原因,不僅在于學生的學習懈怠,也在于部分大學教師的教學懈怠。在這樣的背景下,評聘“教學型教授”,有望打破現實僵局。除本身的激勵作用外,若每個學校都有幾個優秀“教學型教授”,那也可能發揮鯰魚效應,攪動整個大學教育生態,讓廣大教師教學積極性不斷提升。

  不可否認,在現有體制下,熱衷于高品質教學的大學教師也不在少數,可這種高品質教學,靠的是自覺,而不是制度。自覺可以讓某幾個教師對自己、學生和教育負責任,但很難讓所有或者大部分教師都如此。

  唯有制度,才可能讓教學在大學校園裏綻放光彩,這也是大學重視教學的正確打開方式。這制度,離不開激勵,“教學型教授”的評聘就是典型案例。也離不開約束,光靠獎勵,缺乏有效的管理規范機制,甚至是退出機制,也很難讓大學教師教學價值最大化。

  當然,如果大學教師教學品質上來了,對于大學生的評價體係,也應該跟上時代步伐,這也是大學重視教學的一個體現。實現從嚴進寬出到嚴進嚴出的轉變,這是對大學生評價體係的現實追求。在該過程中,教學是一個主要工具,只有調動起教與學的雙重積極性,才是真正的重視教學,一流的高等教育才可能向我們招手。

  還要明確,教學型教授和科研型教授並無高低優劣之分,從評職稱的角度來看,難度也都不相上下。教學型教授的評聘,並不是要讓教學來叫板甚至取代科研,而是要尋求教學和科研之間的一種平衡。讓“科研是自留地,教學是公家地”論調成為歷史,讓科研和教學都成為教師實現價值的廣袤大地,這也是大學教育的真諦。(默城)

+1
【糾錯】 責任編輯: 馬若虎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走進天文館 快樂度暑假
走進天文館 快樂度暑假
大暑漂流覓清涼
大暑漂流覓清涼
大熊貓“姐妹花”安然度暑
大熊貓“姐妹花”安然度暑
夏日羊卓雍錯美如畫
夏日羊卓雍錯美如畫

010160180000000000000000011104851124795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