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莫讓“電商專供”成低劣商品代名詞
2019-06-20 08:53:57 來源: 經濟參考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618”電商大促,各大電商平臺、商家做足了聲勢。然而,據媒體報道,有不少消費者反映,網上搜到同品牌同款商品的價格雖然便宜不少,但實收物件的品質與實體店有差距。相關專家表示,很多商品為品牌的“電商專供”款,“電商專供”商品並非假貨,但部分商品存在“低價劣質”等問題,而消費者在標識不明的情況下,容易被“電商專供”商品“套路”。

  網民指出,如果“電商專供”變“電商專坑”,不僅侵害消費者權益,最終也會影響商家或企業的品牌形象。網絡不是法外之地,監管部門和平臺商家應堅持“線上線下一致”原則,讓人們在網上安心消費,促進電商健康發展。

  網民“楊玉龍”表示,電子商務法第十七條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全面、真實、準確、及時披露商品或者服務資訊,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商家聲稱“電商專供”與實體店同款,事實卻並非如此,已然是違背商業道德的欺詐之舉。

  業無信不興,網民“張子諭”認為,電商企業須將不同渠道銷售商品的功能、屬性、品質等差異明確告知消費者,充分尊重和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對電商平臺出現的違法行為,可以利用大數據、AI技術進行精確管理。要把電商企業的違法、失信行為納入徵信係統,讓失信企業真正有“痛感”。

  網民“王洪濤”建議,電商平臺應承擔對入駐商家的監督責任,對“劣質”商品開展更有針對性的整治。電商和實體商家在法律權責上的統一,是市場公平競爭的要求。平臺型企業在維護消費者權益方面承擔責任,努力消除隱患是企業承擔責任的應有之義,電商平臺不應特殊。隨著電商發展的規范化,在監管方面,線上線下應該統一相關標準,這不僅有利于電商持續健康發展,更有利于流通領域各業態公平競爭,共同為新消費作出更大貢獻。(文/李奕蕾)

  

+1
【糾錯】 責任編輯: 董璐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生態中國·海岱齊魯鐘神秀
生態中國·海岱齊魯鐘神秀
希臘克裏特島幹尼亞風光
希臘克裏特島幹尼亞風光
陜西洛南:周灣蒼鷺千姿百態
陜西洛南:周灣蒼鷺千姿百態
一片林·一群人·40年守護
一片林·一群人·40年守護

01016018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124646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