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酒瓶上印失蹤兒童信息,多來一些也無妨
2019-01-17 09:17:00 來源: 新京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酒瓶上印失蹤兒童信息”,即便是非常規的傳播方式,客觀上也能為尋找丟失兒童貢獻一份力量,對於失蹤兒童家庭,也是一份希望。

  1月15日,重慶某酒廠製作了11萬餘瓶定制小酒,將走失兒童信息印在外包裝上,此舉一出便引來了網友的廣泛討論,該酒廠也被不少網友打上了“炒作”的標籤。對於網友的質疑,該酒廠負責人&&,酒廠的做法只是希望盡自己的能力幫助失蹤兒童回家,這11萬餘瓶定制小酒的銷售額,將全部捐給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

  從網友的討論來看,對酒廠“炒作”的質疑,更多的是源於很多人對商業公司做公益近乎天然的懷疑。在很多人眼裏,公益應該是無償的、非營利的,進而言之則是“不摻雜任何商業利益”的,而“酒瓶上印失蹤兒童信息”,是商家將賣酒的商業行為與“尋找孩子”的行為相關聯,這很容易就被一些網友理解為打着公益的幌子搞賣酒營銷,有衝擊道德之嫌。

  這樣的聲音不是少數,但不得不説,這是對公益贊助、公益營銷行為的一種認知誤差。事實上,商業公司做公益由來已久、無可厚非,有些公司也並非完全是為了利益而為之。

  而“酒瓶上印失蹤兒童信息”,即便是非常規的傳播方式,客觀上也能為尋找丟失兒童貢獻一份力量,對於失蹤兒童家庭,也是一份希望。對於涉事酒廠的做法,丟失孩子的母親陳德菊也&&:“酒廠的做法讓我對找到孩子又多了一些信心,一個人找孩子真的很難。”

  不可否認,當下的確有不少商業活動喜歡打着公益營銷、悲情營銷的幌子,騙取消費者的愛心。尤其是電商崛起再加上“公益社交化”,有些公益營銷也變得真真假假、虛虛實實,但其根本問題在於公益成色不夠,而非跟商業結合。

  近年來,為了防止兒童失蹤,有些公交公司和社會企業將門店作為失聯兒童守護站,還有互聯網企業將精準地域彈窗或搜索引擎技術用於尋人,這些都是“商業+公益”的有益探索。

  回到“酒瓶上印失蹤兒童信息”事件,只要涉事酒廠能夠確保尋人信息的真實性,操作上也合規守法,那這種幫助家人團聚的“炒作”,再多來一些也無妨。(伯揚)

+1
【糾錯】 責任編輯: 李潔琼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古閣飄雪
古閣飄雪
白鵜鶘“作客”海口
白鵜鶘“作客”海口
排練“中國娃” 迎接中國年
排練“中國娃” 迎接中國年
探訪新疆瑪依塔斯風區
探訪新疆瑪依塔斯風區

0101601800000000000000000111048611240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