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綜合施策解決“空巢父母”看病難
2018-07-06 08:45:27 來源: 北京青年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最近,2萬網友參與了一項名為“空巢父母看病”的網絡調查,結果顯示,父母生病時,有7成是自己去醫院,2成不去醫院,在家“硬扛”,僅有1成會在子女的陪伴下前去看病。“子女在外地、工作忙、不想給他們增加負擔”,這是大部分受訪老人選擇自己去看病,甚至是在家“硬扛”的原因。分隔兩地、相距太遠成為大多數子女無法陪父母就醫的主要原因,80後、90後年輕人中這種情況尤為突出。

  這份網絡調查的背後,有著太多的無奈和心酸。從常理説,父母生病了要去醫院,子女送父母前往醫院並在父母身邊照顧,是再自然不過之事,是子女應盡的最起碼的孝道和責任。然而現實就是如此堅硬,明知自己的父母生病,明知父母自己去醫院多有不便,作為子女,卻由于分隔兩地、相距太遠等原因不能陪父母就醫,不少人雖然焦急萬分,也只能暗自垂淚。

  首先,從當前實際情況出發,最“簡單”可行的辦法是,子女借助互聯網技術手段,盡可能為父母就醫多做一些輔助工作,比如幫父母網上預約挂號、繳費和與醫生互動等。一項針對北京、上海、廣州等10個大城市的20多家醫院的調查顯示,平均有約10%的用戶借助支付寶等網絡工具,為父母進行遠端挂號和繳費,他們把父母的就診卡,綁定在自己的支付寶上,先為父母挂上號,再通知父母前去,最後的診療費用也由自己代父母支付。

  調查還顯示,對于這種特別的“陪伴”方式,大部分受訪的父母表示接受,認為子女在外地打拼不容易,能夠幫父母遠端挂號繳費,讓父母省力省心不少。可知“技術關懷”雖然不能完全代替子女盡孝,但多少能夠讓父母感受到子女的關心。從這個意義上説,“技術關懷”也可以是有溫度的,我們需要更多這樣的暖科技。

  其次,應當運用現有“家庭醫生”相關政策並加以積極整合,將更多“空巢父母”納入家庭醫生服務體係,擴大家庭醫生服務覆蓋率,爭取讓每個“空巢父母”都有自己的家庭醫生。這樣,如果“空巢父母”有個頭疼腦熱什麼的,就不必自己跑到醫院就醫,而可以按照家庭醫生服務相關規定,打電話請家庭醫生到府看病。

  實際上,家庭醫生服務並非只是應約到府給老人看病那樣簡單,家庭醫生能夠提供的關懷和保障,也並非只是在老人家中進行,如果“空巢父母”病情比較嚴重,需要轉到其他醫院就醫治療,家庭醫生應當提前與相關醫院及科室聯繫、溝通,及時安排將老人送達醫院治療。無論是應約到府看病,還是安排將老人送醫治療,家庭醫生為“空巢父母”提供的基本醫療服務,相當于是在替患者子女盡孝,這也是基本醫療服務作為公共服務的應有之意。

  再次,市場化手段可以作為必要的補充,在特定條件下還可以作為解決“空巢父母”看病難的主要形式。目前我國市場經濟逐步成熟,服務性産業增長很快,養老服務是一個潛力很大的産業,可以催生出各種市場服務項目。“空巢父母”看病難反映了一種現實的市場需求,圍繞這一需求,有關企業和商業機構可以有針對性地推出“陪伴看病”服務,包括送老人去醫院,幫助老人挂號、繳費、拿藥等,事後收取合理的服務費用。“空巢父母”看病難本身意味著,“陪伴看病”作為養老服務産業的一個新興項目,應當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空巢父母”看病難遠非始于今日,由此集中凸顯了當下就業、社保、醫改等民生大事及其薄弱環節。而要有效解決“空巢父母”看病難,也只能從這些民生大事及相關環節尋找突破口,只要為之付出了切實的努力,解決這一民生難題就為時不晚。 (蕭椽)

+1
【糾錯】 責任編輯: 張倩
相關新聞
  • 旅行青蛙其實正是孤獨的“空巢青年”
    《旅行青蛙》在中國社交網絡的流行,也在于那種低欲望、佛係、一個人生活、又能怡然自樂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了。
    2018-01-24 09:08:09
  • 空巢之痛,痛的不止是養老
    而空巢老人養老之“最”,最痛不在物質的贍養,就像哈爾濱的朱阿姨。醫療技術的進步可以治愈他們身體上的疼痛,卻無法撫平老人心靈上的空虛。
    2017-09-26 08:55:40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印尼阿貢火山持續噴發
印尼阿貢火山持續噴發
中國國際動漫遊戲博覽會在上海揭幕 “中國出品”成亮點
中國國際動漫遊戲博覽會在上海揭幕 “中國出品”成亮點
武夷山迎來暑期旅遊熱
暑期學習新技能
暑期學習新技能

010160180000000000000000011101191123086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