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安徽4000多萬畝小麥即將開鐮 今年夏糧收成怎麼看?
2019-05-26 09:49:24 來源: 安徽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今年夏糧收成怎麼看? “小滿”過後,全省4000多萬畝小麥接近成熟,即將全面開鐮。

    能不能增産?

    ——預計全省小麥呈現“單産增加、總産略增”的態勢

    5月21日,天氣晴好,記者來到宿州市埇橋區。

  宿州市埇橋區是優質小麥産區,今年種植近237萬畝。一路平疇千頃,麥浪翻滾,一派豐收景象。在埇橋區永鎮單圩村,記者走進種糧大戶代新狀的麥田。麥穗已經轉為黃綠色,掐下搓開,嫩青的麥粒已經飽滿,放在嘴裏嚼起來,清香可口。

  “天幫忙加上人努力,今年是個豐收年。 ”代新狀高興地説,去年秋種以來整體天氣條件不錯,加上播種品質好、後期管理技術到位率高,為豐收打下基礎,“平均單産能達到550公斤以上,比去年增産100公斤左右。 ”

  “單産有望過600公斤,比去年增産約兩成。 ”同在一個村的魏強,這一季種了2000多畝麥子,也喜獲豐收。

  “預計全區小麥平均畝産有望達到520公斤,比去年增産60公斤以上。 ”埇橋區農技推廣中心副主任李秦告訴記者。

  “從生育進程看,目前我省小麥處于灌漿期,預計5月底全面開鐮收割。 ”省農業農村廳種植業局主任科員曹高飛介紹,如果近期不出現大的自然災害,預計小麥呈現“單産增加、總産略增”的態勢,平均畝産385.86公斤,增加13.26公斤,增幅3.56%;預計總産1657.87萬噸,增加50.53萬噸,增幅3.14%。

  小麥增産,是各項政策和技術綜合作用的結果。秋種中,各地搶抓有利農時關鍵時節,科學施策,造墑搶播,確保面積落實、品質提升。省農業農村廳先後印發“秋種技術、農機化生産、病蟲草害防治、作物施肥、種子使用”等一係列技術指導意見,加強對秋收秋種和春季田管工作的指導服務。

  抗災能力直接影響産量。今年我省加大苗情、墑情、災情及病蟲情的監測力度,提早做好抗災救災資金、物資和技術準備,及時發布災情預警資訊。在關鍵農時組織專家和農技人員深入生産一線,落實防災減災關鍵技術,推進科學抗災。

  品質好不好?

  ——赤霉病等主要病害防控到位,小麥品質好于去年

  5月21日下午,在單圩村,省小麥産業技術體係首席專家汪建來在田間查看小麥,記者隨他走進麥田深處。 “你看,這些麥穗都很幹凈,顆粒飽滿,個別感染赤霉病的發黑,但數量很少。 ”汪建來一邊講解一邊摟起一把麥穗查看。

  “粗略估算下,這片麥子病粒率低于1%,品質非常好! ”在選點查看後,汪建來作出判斷:這遠低于小麥托市收購病粒率要低于4%的要求。從近期在主産區幾個縣調查的情況看,今年赤霉病防控效果好,小麥品質普遍好于去年。

  “我種的是新麥26這個品種,優質強筋麥。目前看這個麥子收上來肯定是一等麥,價格也會高出市場價一成以上。 ”在渦陽縣楚店鎮宋徐村,種糧大戶陳章春反映,今年小麥不僅産量高,而且品質特別理想,是最近幾年最好的。

  小麥品質好,和病蟲害防控到位密切相關。今年省政府把赤霉病防控作為全省春季農業生産十項重點工作之一進行調度。 “全省實施小麥赤霉病預防8280萬畝次,佔防控任務的112.3%。與去年相比防控面積增加1096萬畝次。 ”省植保總站站長黃秋雲認為,這為小麥品質提升提供了保障。

  高産更要優質。綠色、高效、優質已經成為我省小麥生産的指揮棒。

  面向市場優化品種。 “各地圍繞小麥提質增效,建設優質專用小麥生産基地,大力發展市場需要的強筋、弱筋小麥和特色鮮明的黑(糯)小麥。 ”曹高飛介紹。

  魏強告訴記者,他的2000多畝麥子都與種子企業簽訂了合同,按要求的品種和模式種植,收獲後企業回收,價格比市場價每斤高出一毛錢左右。類似這種以銷定種的“訂單小麥”,全省超過800萬畝。

  在優化種植結構的基礎上,各地立足綠色高品質發展,強化示范引領。以實施農業部綠色高産高效創建項目為抓手,在潁州、潁東、渦陽、埇橋、五河、鳳臺等6個縣(區)開展小麥綠色高質高效創建。 “重點在糧食專用品牌打造、節肥節藥、秸稈綜合利用、農業多功能開發、農藝農機融合等方面創建提升,轉變作物生産與農業産業發展方式。 ”曹高飛説。

  品質提升帶來效益提升。採訪中幾位種糧大戶紛紛表示,預計夏糧效益每畝比去年增長150元到200元左右。

  如何顆粒歸倉?

  ——投入19萬臺聯合收割機,10天左右收獲完畢,機收率達98.5%以上

  麥收期間,天氣復雜多變,能否將成熟的小麥及時搶收歸倉,關鍵是要發揮好農業機械的主力軍作用。

  “如果天氣正常的話,預計6月2日到3日差不多能收割。 ”代新狀説,他已經和農機合作社簽好了合同,每畝收割費62元,“5000多畝兩三天就能收完。 ”

  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夏收期間全省計劃投入聯合收割機19萬臺左右,機收水準將穩定在98.5%以上,10天左右可基本完成小麥收獲。

  目前全省機手已經全部培訓一遍,作業機具均檢修完畢。為確保機收秩序,各地農業農機部門深入摸排,掌握全省機械需求情況,幫助農機大戶、農機專業合作社與小麥生産大戶建立對接,開展托管服務、訂單作業等。為強化機收應急措施,依托農機合作社和農機大戶,組建466個應急搶收作業服務隊,落實區域合作和對口幫扶制度。

  麥收期間,農業農機部門將通過短信、網絡等,發布小麥機收動態、機具供求資訊和氣象資訊,引導機械合理流動,保障麥收有序快速推進。強化維修服務,整合部門和社會農機技術力量,組建農機維修服務隊,實行分片包幹,深入麥收一線巡回服務,並在主要交通幹線和路口設立330個跨區機收服務站。

  今年我省繼續開通農機跨區作業“綠色通道”,對跨區作業的農業機械及運輸作業機械的車輛免征通行費。 “精心組織好跨區作業,做到‘麥熟有機收,機到有活幹’,確保顆粒歸倉。 ”省農業農村廳農機管理處負責人表示。

+1
【糾錯】 責任編輯: 李東標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紐約瓊斯海灘上演飛行秀
紐約瓊斯海灘上演飛行秀
小醜街頭歡慶“秘魯小醜日”
小醜街頭歡慶“秘魯小醜日”
四川臥龍拍攝到首張白色大熊貓照片
四川臥龍拍攝到首張白色大熊貓照片
生態中國·白山松水育吉地
生態中國·白山松水育吉地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12031124542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