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香港將再度發行通脹掛鉤債券
2020-10-05 20:58:06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圖文互動)(1)香港將再度發行通脹掛鉤債券

  10月5日,香港金管局高級助理總裁劉應彬在新聞發布會上。 新華社記者 呂小煒 攝

  新華社香港10月5日電(記者張歡)“香港將在2020年11月16日發行新一批通脹掛鉤債券(iBond),目標發行規模為100億港元,可根據市場反應提高至150億港元。”香港金融管理局5日公布了此項消息。

  這是香港時隔4年再度發行iBond,此舉不僅利于本地零售債券市場發展,更是在經濟時艱中惠及民生,為市民提供保本和賺取穩定回報的投資選項。

  早在今年2月,特區政府公布了以“撐企業、保就業、振經濟、紓民困”為目標的本年度財政預算案,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宣布,計劃在2020年再次發行iBond。

  iBond是香港特區政府發行的為期3年的零售債券,每半年派息一次,利率分為浮息和定息,浮息與香港綜合消費物價指數(CPI)的平均按年通脹率掛鉤,最終派息水準以浮息和定息中的高者為準,債券到期日本金將全部償還投資者。這種結構簡單和收益有保障的債券為不少小投資者打開了投資渠道。

  2011年,香港發行了首批100億港元iBond,持續至2016年,其後因為全球利率水準趨升、香港通脹水準不高而暫停。

(圖文互動)(2)香港將再度發行通脹掛鉤債券

  10月5日,香港金管局高級助理總裁劉應彬(右二)在新聞發布會上。 新華社記者 呂小煒 攝

  “此次iBond回歸,主要是因為全球正在經歷新冠肺炎疫情,低息環境將高概率地持續較長時間,同時大規模貨幣寬鬆政策在中長期引發的通脹風險不容忽視。”金管局高級助理總裁劉應彬表示。

  根據iBond的結構設計,如果CPI呈負數,其固定的最低回報可以確保投資不會因通縮而陷入零收益;如果通脹升溫,iBond的回報將與CPI升幅掛鉤,投資者的回報至少追得上通脹水準。

  劉應彬説,考慮到目前的環境,新發行的iBond堪稱“加強版”,所設置的最低利率保證達到了以往的兩倍水準——2%,這在目前的超低息環境中具有很強的吸引力,這批iBond的目標發行額為100億港元,根據市場反應,發行量可以提高至150億港元。

  金管局貨幣及結算處主管阮志才介紹説,在疫情防控的環境下,監管機構提倡市民通過電子渠道認購債券,新一批iBond的認購日期從10月23日開始至11月5日結束,市民可以通過配售銀行、香港結算公司、證券經紀進行認購。債券將在發行翌日(11月17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在二手市場買賣。

  “在這批iBond之後,緊接著將會發行以65歲或以上長者為對象的銀色債券,兩項債券的總發行額不少于130億港元,如果認購反應理想,會考慮加碼發行。”陳茂波在其網志中透露。

【糾錯】 責任編輯: 錢中兵
載入更多
秋日海岸
秋日海岸
秋日海上魔鬼城
秋日海上魔鬼城
稻田飄香收獲忙
稻田飄香收獲忙
新疆旅遊業“回暖” 阿勒泰秋季旅遊升溫加速
新疆旅遊業“回暖” 阿勒泰秋季旅遊升溫加速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5721126576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