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挪出“窮窩”奔富路——在雪域高原傾聽“小康聲音”
2020-08-27 18:04:16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新華社拉薩8月27日電(記者王炳坤 趙一鴻)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一方水土養不好一方人,是許多地方深度貧困的重要原因。近年來,西藏著眼于高海拔帶來生活不便、牧民居住分散致産業不興等問題,啟動了規模空前的易地扶貧搬遷工程。

  近日,記者走進西藏三個搬遷安置點,從搬遷群眾的故事和話語中,傾聽雪域高原的小康聲音。

  “人聚堆了,商機就來了”

  走近拉薩市曲水縣才納鄉四季吉祥村,遠遠望去,一幢幢綠色、紅色、白色、藍色住宅整齊排列。村黨支部第一書記索朗央吉説,這四種顏色分別代表春、夏、秋、冬;全村建設了365幢藏式住宅,代表一年365天,“從建設規劃之初,四季吉祥村便承載著美好的願望。”

  作為曲水縣第二個集中搬遷安置點,2016年12月建設完工的四季吉祥村目前已搬遷入住303戶、1468人,其中包括曲水縣搬遷來的255戶建檔立卡貧困群眾。經過兩年多的磨合,四季吉祥村已發展成為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和全國生態文化村。

  今年46歲的洛桑念扎,原為曲水縣才納鄉白堆村村民。此前,因妻子常年臥病在床,全家貸款為其治病,加上洛桑念扎做生意失敗,家裏累計欠下了300萬元外債。守著11畝旱地和幾十頭牦牛,他擔心一輩子也還不清貸款,當時最怕兩個孩子因貧輟學。

  從深處山溝的白堆村,搬到靠近高速公路的四季吉祥村,聚居在一起的人增多了,洛桑念扎也從中找到了商機。

  2017年,他發動村民拉起一支綠化隊,為臨近村莊栽種防風固沙的草格子。之後,他又去縣裏的萬畝苗木基地種植樹苗。如今,他不僅還清了全部外債,還成了村裏的致富帶頭人。洛桑念扎説,搬出大山,靠近城市,貧困戶迎來了發展的機會。

  “孩子們蹦蹦跳跳,天性自由釋放了”

  8月24日,記者來到山南市貢嘎縣森布日搬遷安置點時,正好碰上學校開學。身穿藍白相間校服的藏族孩子一個個歡天喜地,跑跑跳跳地搬完書本,就坐在教室裏大聲朗讀起來,整齊的聲音在校園裏回蕩。

  森布日是西藏自治區極高海拔生態搬遷安置點。2019年12月,來自那曲市安多縣色務鄉,雙湖縣嘎措鄉、雅曲鄉、措折強瑪鄉共計957戶、4058名群眾搬遷至此。從海拔5000米的羌塘大草原搬到海拔3600米的森布日,牧民們離開了高寒缺氧的環境,藏北草原也因減少了人類活動,生態逐漸恢復。

  為了方便搬遷群眾,森布日安置點配套建設了幼兒園、學校、衛生院等,新建的小學已經教學了一個學期,初中部正在施工建設。

  從雙湖縣中心小學搬遷而來的森布日幸福家園九年一貫制學校黨支部書記鄧增曲加説,這裏海拔低,孩子們呼吸順暢,睡得更香了,而且平時蹦蹦跳跳也沒有負擔,上體育課能做更多運動,天性得到了自由釋放。

  “健康才是最好的小康”

  8月25日中午,西藏當雄縣羊八井鎮彩渠塘村,村民達吉端坐在村合作社內,正和10多名婦女一起做手工。

  誰能想到,兩年多前,剛剛搬到彩渠塘村的達吉因為嚴重的風濕病,走路只能扶墻或者拄拐。如今她已行動自如,走出家門開啟了創業之旅。

  彩渠塘村是西藏精準扶貧風濕病患者的一個集中搬遷安置點。目前,全村已有來自那曲、阿裏、昌都三個地市的150戶貧困戶搬遷入住,有村民683人,其中204人患有風濕性、類風濕性關節炎。村裏依托當地豐富的地熱資源,在西藏自治區藏醫院的援助下成立了康復中心,免費為風濕病患者治療,借此摸索高寒地區風濕病的治療手法。

  從那曲市申扎縣搬遷過來之前,達吉一家6口人,主要靠著丈夫旺扎放牧過日子,每人平均收入不足3000元。現在達吉的風濕病日漸好轉,丈夫也在村幼兒園找到了工作,家庭每人平均收入增加到了7000元以上。

  達吉説,身體健康了,她對以後的生活充滿了希望。

【糾錯】 責任編輯: 劉笑冬
載入更多
重慶仙女山機場正式開始校飛
重慶仙女山機場正式開始校飛
武漢江漢方艙醫院正式關艙拆除
武漢江漢方艙醫院正式關艙拆除
克什克騰風光
克什克騰風光
吉林琿春:邊境村發展特色鄉村旅遊
吉林琿春:邊境村發展特色鄉村旅遊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109112642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