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一塊螢幕”裏的教育升級之路
2019-12-24 19:08:18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杭州12月24日電 題:“一塊螢幕”裏的教育升級之路

  新華社記者顧小立、俞菀

  一塊“新螢幕”,讓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區桃花中心學校學生鐘雨琦的學習興趣倍增:通過它,她可以實時舉手回答7.8海裏之外東港中學老師在課堂上提出的新問題。

  “四川人愛吃辣,與他們生活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息息相關。”聽到螢幕裏傳來的鐘雨琦的發言,東港中學教師王丹鳳倍感滿意。在她眼中,“一塊螢幕”正串聯起各個海島教育資源的“星星之火”,逐漸讓孩子們在同一路口相遇。

  “一條光纜、‘一塊螢幕’突破了大海造成的天然物理阻隔,令本來相對匱乏的海島教學資源得以重新‘盤活’。”王丹鳳説,“互聯網+義務教育”同步課堂模式的推廣,正為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帶來新的活力。

  對于這一點,同在海島教學一線工作的應建成深有同感。“實時延遲不到1秒,新的教學環境也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在舟山市岱山縣高亭中心小學的科學課堂上,應建成剛提出“八月份舟山天氣有什麼特徵”的話題,教室前方的螢幕裏,長涂小學的十幾位學生便將小手高高舉起。

  “長涂小學的孩子剛開始表現比較害羞,學習進度上也和我們不太一致,但現在他們已經有了在鏡頭面前充分表達的自信。”高亭中心小學校長郭央松説,在進行同步課堂教學時,兩地教師將兩校的同學融合編成一個小組,並設計了三色名牌環節,將學生參與課堂互動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每次舉手回答一個問題,學生的三色名牌就能轉動一下。沒過多久,學生便搶著與在螢幕那頭的小夥伴對話了。”

  “我是導遊胡君燕,下面將由我帶領大家一起走進冢斜村史陳列館……”在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稽東鎮稽江小學“鄉村小導遊”展示課上,學生胡君燕正給60公里外的柯橋區實驗小學的小夥伴們介紹著自己村的歷史與文化。

  “通過‘一塊螢幕’,‘小導遊’口中的鄉村故事讓城裏的孩子足不出戶便能踏上‘希望的田野’,這既體現了城鄉資源共用互補的原則,也是對勞動教育的啟發。”柯橋區教體局局長任宏亮説。

  記者了解到,依托浙江互聯網領域的先發優勢,全面推進“互聯網+義務教育”,推進1000所中小學校結對幫扶,讓城鄉孩子共用優質教育資源,是浙江省政府2019年的民生實事項目。截至12月10日,浙江1458所學校全面完成結對幫扶,完成省政府下達任務數145.8%。

  浙江省嘉興市南湖區教育學會會長徐小焱認為,“互聯網+義務教育”課堂的意義不僅在“育學”,也在于“育師”。“一位教師幫扶一位教師、一個年級幫扶一個年級的精準指導為教師個性化成長提供了空間。與此同時,它也為教育線上線下的互相協同,不同地域教育之間的互相協同提供了共同提升的可能。”

  浙江綜合線上督查平臺“浙裏督”數據顯示,目前“互聯網+義務教育”民生實事瀏覽量達400多萬人次,參與評價53萬人次,滿意率達99.7%。

+1
【糾錯】 責任編輯: 邱麗芳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回味”2019
“回味”2019
拉薩:龍王潭公園鳥盡歡
拉薩:龍王潭公園鳥盡歡
花絲鑲嵌:錘音千萬響 花絲分毫嵌
花絲鑲嵌:錘音千萬響 花絲分毫嵌
中國彩燈節在莫斯科開幕
中國彩燈節在莫斯科開幕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13261125383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