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銀川11月11日電 題:寧夏蔡川村:山溝溝裏解出“産業+金融”脫貧密碼
新華社記者靳赫、溫競華、謝建雯
50歲的蔡川村村民楊志科受了半輩子窮,在他的認知裏,“産業”和“金融”一類的詞和他八竿子打不着,而祖祖輩輩遭受過的貧窮,在他這一代也難以擺脫。然而,短短幾年間,村裏“小金融”撬動“大産業”的發展模式便完全顛覆了他的認知。
固原市原州區蔡川村位於寧夏西海固地區,而西海固山大溝深,十年九旱,曾被聯合國糧食計劃署評價為最不適宜人類生存的地區之一。長久以來,當地農民廣種薄收、“靠天吃飯”,直到十年前,蔡川村村民人均純收入仍不足2000元,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
2007年底,在外地做過生意的蔡川村“能人”馬金國回鄉,並被選為村主任,村裏發展有了新思路。“這裡的土地雖然不適合種糧,卻適合種飼草,我考察市場發現,養殖肉牛有商機,於是計劃帶領村民種草養牛,培育出一個像樣的産業。”馬金國説。
然而,習慣了種玉米、馬鈴薯和雜糧的村民們大多不認可馬金國的想法,認為種草養牛“舍本逐末”,而且,當地村民每年的收入往往只夠勉強過活,根本沒有餘錢買牛。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2008年,馬金國賣掉自己在城裏的房子、車子,以所得的30余萬元資金在村裏成立肉牛養殖專業合作社,並&&銀行,以合作社擔保、農戶聯保等形式為首批14戶村民發放了共計18萬元的小額貸款。有了資金,這些村民紛紛從外地購進良種肉牛養殖,一年後,平均每戶掙了1萬多元。
“直到這時,我們才知道啥叫産業和金融,看到了實實在在的收益,更多人開始貸款養牛。”蔡川村村民楊志萬説。第一批貸款投放成功也增強了銀行的信心,逐步提高了給村民貸款的額度。
2010年,楊志科也加入了合作社,貸款建牛棚、買牛犢,養殖規模逐年擴大。近日,記者到楊志科家採訪時,他已建起兩個標準化牛棚,每個牛棚裏各養着5頭牛。“現在一年掙三四萬元不成問題,這幾年我不但脫了貧,還蓋了新房,過些日子準備再買輛小汽車。”楊志科指着院子裏剛建起的車庫説。
據了解,目前蔡川村八成以上村民加入了合作社,銀行累計為當地村民貸款1.13億元,全村肉牛存欄量也從2008年的160頭左右增加到3100多頭,産業蓬勃發展,使當地村民人均純收入增加到8000多元,蔡川村也於2016年順利脫貧摘帽。
如今,蔡川村又瞄準市場,發展紅梅杏種植、中蜂養殖、勞務等産業。“資金跟着農民走,農民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産業走,産業跟着市場走,形成了良性的發展機制,這就是蔡川村快速發展的秘密。”原州區扶貧辦主任張玉海説。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