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貴州正安:千畝茶山緣何重現生機
2018-10-31 14:45:37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貴陽10月31日電 題:貴州正安:千畝茶山緣何重現生機

  新華社記者陳志強

  清晨六點,茶山雲霧繚繞,透著絲絲涼意,貴州深度貧困縣正安縣鳳儀街道辦事處大堡村農民已拿著鐮刀、鋤頭在茶山間清除雜草。

  駐村幹部、農藝師賈勇指著山坡説,滿目青翠的地方覆蓋著鉤藤、葛藤,清理掉雜藤雜草才會露出茶樹。

  大堡村1000多畝茶山只有12年歷史,歷經幾起幾落,“沉睡的大山”漸漸蘇醒,又煥發出新的生機。

  2006年,林業部門以不付土地流轉費、農民在茶園務工的形式,在大堡村流轉1000多畝土地建立茶園種植示范基地。茶園建成後,由于沒人組織管護、採茶,農民沒有務工收入,茶園一度荒廢。後來,林業部門將茶園轉給一家公司經營,又因為農民利益沒有保障,茶園再度荒廢。

  大堡村距離縣城僅十多分鐘車程,發展條件並不差,但2014年全村300多戶中還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23戶。鳳儀街道辦事處主任鄭焱軍説,茶園機制不順、分配不順,加之村務管理混亂、村幹部精神渙散,村民猜忌不斷,糾紛不斷。“為什麼要修路?為什麼要引水?你們又打什麼主意?”即便是脫貧攻堅修路、安裝引水入村管道等惠民工程頻頻遭受群眾質疑。

  2017年街道辦組織幹部進村入戶,徵集大堡村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提出整改措施,限時銷號。街道辦把選優配強村支書作為班子整頓的重點,以群眾滿意為標準。面對茶山這個主要矛盾,街道辦協調林業部門和大堡村反覆商談,最終明確土地權屬歸村民,茶山由村集體向農民付費流轉,帶動村民脫貧致富。為了破除“等、靠、要”思想,大堡村召開200多場群眾會,宣講政策,引導群眾發展脫貧産業。借助海拔高、離縣城近的優勢,大堡村開展測土配方施肥施藥,村裏提供購買種子、育苗等技術服務,幫助群眾發展反季節無公害蔬菜、瓜果等産業。

  “大堡村脫貧産業上接天線,下接地氣。” 賈勇説,發展脫貧項目不追求集中統一上規模、視覺衝擊效果,蔬菜、瓜果品種種植不求好看只求管用。大堡村無公害蔬菜瓜果品牌在縣城一炮打響,許多客戶攔在山路或者進村到田間地頭買蔬菜瓜果。

  矛盾糾紛化解了,脫貧産業發展了,村民“氣兒順了”,茶山也獲得了“新生”。村支部帶領村民成立專業合作社管護茶山,村民起早貪黑砍雜草。賈勇説,明年採茶,每畝能收入四五千元。

  貧困戶鄭紹禮過去不愛幹活兒,到處閒逛。今年,他在村裏幫助下,種西瓜、豇豆等瓜果蔬菜,加上茶山流轉費、在茶山務工,收入不少于兩萬元。

+1
【糾錯】 責任編輯: 唐斕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蘋果公司發布iPad Pro等三款新産品
蘋果公司發布iPad Pro等三款新産品
大茶壺下展茶藝
大茶壺下展茶藝
美在金秋
美在金秋
瑞士拉沃之秋
瑞士拉沃之秋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106112364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