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何以消除進城老人的煩惱
2018-07-18 08:31:36 來源: 南方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時代的發展加速了群體的流動。當兒女們在大城市工作生活扎下根之後,不少老年人為照顧幼小,也來到了新城市,過上了新生活。然而,在含飴弄孫之余,進城老人們或多或少地面臨著一些煩惱,比如,老來換環境,生活有些不適應;育子理念上,兩代人未必能合拍;醫保在老家,異地不便看醫生……

  過去幾十年裏,我國家庭結構的主要變化趨勢就是小型化、扁平化。2014年國家衛計委發布的首份《中國家庭發展報告》顯示,20世紀50年代之前,家庭戶平均人數基本上保持在5.3人以上,這是典型的“三代同堂”的直係家庭結構。而自80年代以後,家庭戶平均規模日益縮小,1990年縮減到3.96人,2010年縮減到3.10人,2012年為3.02人,在這裏,主要表現形式是一人戶、“空巢”家庭和新城市三人核心家庭等。家庭結構為什麼會産生這樣的變化,原因相當復雜,有經濟發展進步的因素,有生育和居住觀念革新的因素,但具體在代際之間的矛盾,快速城鎮化造成的人口和空間流動性,是不能忽視的主要因素。

  從城鎮化的結果來看,變化是翻天覆地的,比如過去五年裏,城鎮化率從52.6%提高到58.5%,8000多萬農業轉移人口成為城鎮居民。然而體現在過程中,有學者提出了“淺城鎮化”的概念,意思是雖然住上了城裏的房子,但是心裏面並未適應這種轉變。對于身處巨變中的人們而言,相信有很多感同身受之處,比如很多農民進城後又回流了,這是因為早已習慣了鄉土文化,在城市裏找不到自己的精神位置,融不進去。有些久居農村的老年人,早已和自己的“城市兒女”産生生活觀念、育人理念上的錯位,家庭生活品質難言幸福。在外部層面上,流動人口目前還無法完全享有與當地居民同等的教育、醫療和社會福利,受到一定的社會排斥和制度排斥。種種因素疊加起來,即是橫亙在舊式農民和新式生活之間的不適感。

  代際矛盾頻頻出現之後,很多人將解決方式寄望于空間上的分離,比如仍將父母安置在鄉下,或者單獨給他們租房。然而,在家庭結構上作各種調和式的嘗試,仍然無法回避傳統家庭的功能意義。家庭作為社會的細胞,是人類生存、發展及延續的基本單位,是人類文明得以薪火相傳、綿綿不絕的原因所在。那些“叛逃”家庭的人們,將發現他們仍舊不得不回歸家庭——在家庭照料、女性育兒與就業等現實課題中,仍然不可能離開家庭的支援,特別是隔代資源的支援。《中國家庭發展報告2016》顯示,在1歲—5歲兒童中,祖父母輩分擔幼兒照料的責任,隔代撫育仍然佔比達到41.1%。另一方面,在老齡化的積極應對措施裏,要特別強調家庭養老模式的支柱性作用。根據民政部的數據,目前我國城鄉空巢家庭超過50%,部分大中城市達到70%,農村留守老人約4000萬,佔農村老年人口的37%,解決照料、看病上的種種問題,不能僅指望政府兜底和社會支援,而是要借鑒直係家庭結構所具有的功能,掌握好空間上的距離。

  身心安處是故鄉。在快速城鎮化的浪潮中,心理上的“淺城鎮化”,體現的正是對故鄉不同的羈絆與認同。如今,對很多在農村長大的中老年人來説,農村是他們的故鄉,但對很多“城一代”子女來説,故鄉只是個地理概念,他們在城裏接受教育,觀念與習慣同其他城裏的孩子並無二致。而在可預見的將來,在“城一代”的支援下,“城二代”將身在城市、心在城市,從而認同城市。在這樣的變化背景之下,如今呈現于代際之間的顯著差異,極有可能會有一個弱化趨勢,傳統家庭結構會重現展現出它的價值。■王慶峰

+1
【糾錯】 責任編輯: 馬若虎
相關新聞
  • “老人飯堂”多多益善
    如何辦好“老人飯堂”,如何平衡其日常開銷等,為城市社區老年人提供更加生活方便的場所,成為擺在不少城市開展居家養老模式面前的一道很難逾越的難題。
    2018-07-14 08:48:59
  • 老人跪地簽字:“丁義珍式窗口”整改別只靠媒體曝光
    公共服務要細節化、人性化,這絕不是吹毛求疵,而是服務與被服務角色設定的內在要求。
    2018-07-10 08:16:36
  • 老人社保年審難該如何破解?
    從養老金實行社會化發放開始,各地均出臺了離退休老人養老金資格定期認證制度,主要是為了預防欺詐冒領養老金的現象。
    2018-06-20 08:21:01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伏天裏的90後調車工
伏天裏的90後調車工
上合青年感受民俗
上合青年感受民俗
寄語慢遞 問候未來
寄語慢遞 問候未來
“書香豐南動車組”讓書香無處不在
“書香豐南動車組”讓書香無處不在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485112314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