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陜西女子防雹連:仰望多變雲端 守護家鄉平安
2018-03-08 16:46:33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西安3月8日電(記者 張晨俊、李亞楠)一場春雨過後,關山山脈霧氣氤氳。沿著曲折山路向上,海拔1400多米的山頂上出現3間瓦房,這就是陜西隴縣氣象局石嶺防雹炮點。微熹晨光之中,36歲的女防雹隊員盧麗麗熟練地擦拭炮膛、裝彈入匣,與十幾名隊友一起進行高炮防雹作業準備。

  隴縣地處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冷熱強氣流交匯點,是陜西有名的多雹區,年均降雹10余次,最多的一年達37次。隨著果樹、蔬菜、烤煙等特色産業不斷發展,冰雹災害對農業生産造成嚴重威脅。1974年,民兵女子防雹高炮連在隴縣組建成立,成為全國首支以女性成員為主的專業防雹隊伍。

  每年3到10月冰雹多發,防雹隊員們準時集結進駐炮點,開始長達半年的全天候值守作業。雖然每月有4天輪休假,但遇到惡劣天氣、作業繁忙,隊員們根本顧不得休息。加入防雹連已經11年的王永霞,回憶起2013年的夏天依然記憶猶新:“兒子有一天中暑腹瀉,正趕上強度極大的冰雹天氣,我們一次作業就打了100多發防雹炮彈。頻繁的裝彈退彈,好幾位姐妹的手都磨出了血泡。我心裏雖然著急,也只能等作業結束後才趕回孩子身邊。”

  一門高炮、幾間土房,曾經是一個炮點的全部家當。如今,防雹炮點建起新營房、打通柏油路,隊員們再也不用睡炮彈箱、喝河溝水。盧麗麗指著種有辣椒豆角的菜園説,與前輩們相比,現在的工作條件已經好了很多。

  “炮點剛建起來時,土石山路不能通車,水和炮彈都得靠黃牛和板車運送。現在飲水可以靠雨窖儲存,宿舍有網絡覆蓋可以和家人聊天,閒暇時大家就圍坐一起縫制鞋墊和枕頭。”盧麗麗説。

  女防雹隊員,不僅是當地女性的驕傲,也是責任的堅守與傳承。楊轉娥是隴縣第一批防雹隊員,5年工作經歷留給她深深的防雹情結。在她的影響下,兩個女兒李曉娟、李曉紅中學畢業後,先後來到石嶺炮點接班防雹,和母親一樣成長為百姓眼中守護風雲的“高山玫瑰”。

  防雹隊員為農業生産撐起了保護傘,炮點的存在讓百姓多了一份安心。王永霞告訴記者:“莊稼是農民的命,為他們的生産生活保駕護航,我們義不容辭。鄉親們都説女子防雹連是莊稼的‘守護神’,這比任何榮譽都讓我感到驕傲。”

  據了解,每次高炮防雹作業前,隴縣氣象局負責人需要向空管部門申請空域,在特定時間和區域開展防雹或增雨作業,以確保通航安全。44年來,女子防雹連作業有效防禦冰雹災害940余次,累計減少損失近6.9億元。

+1
【糾錯】 責任編輯: 聶晨靜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建築女工時裝秀
建築女工時裝秀
櫻花海 映春光
櫻花海 映春光
黃河壺口瀑布水量增大
黃河壺口瀑布水量增大
陜西歷史博物館的“文物醫生”
陜西歷史博物館的“文物醫生”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7651122507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