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送溫暖不能“走秀”
2018-02-06 18:44:50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呼和浩特2月6日電 題:送溫暖不能“走秀”

  新華社記者李仁虎、張麗娜

  記者日前到北方某縣採訪,適逢當地例行啟動春節下鄉慰問活動:領導分頭率領幾隊人馬,驅車幾十或百余公里,把一袋米面送到困難戶家中,寒暄幾句,握握手,拍拍照走人。見此情景,一些群眾不禁嘀咕:送袋面,這麼大陣勢,面錢還沒車子加油錢多。一句話道出了群眾對年關“送溫暖”形式化、表面化的看法。

  寒冬臘月,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困難群眾家裏責無旁貸、無可指責,但一些人的“送溫暖”意不在送,而在于秀,真正應該送的米面油反而成了“道具”。這種做派,不考慮送溫暖的效果,不注重群眾的實際感受。

  一些地方車馬勞頓造成的浪費、精心安排布置耗費的財力大大超過“送溫暖”本身。送溫暖,辦的是公事,用的是公車,看似沒毛病,但人多必然用車多,基層還要陪人陪吃,“陪同費”遠超一袋面、一瓶油,浪費頗大。

  送溫暖重在對人民群眾真情實意,送的是群眾之所急,理應出于幹部的真心真情。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的送溫暖,應該改改了!

  “送溫暖”的過程,本身就是領導幹部走訪基層訪貧問苦的過程,要與當前脫貧攻堅工作結合起來,面對面與困難群眾談心,充分了解群眾缺啥少啥,研究長久脫困的路子,調研工作要抓好、抓細、抓實。

  送溫暖,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走秀”不走心的路子,而要緊緊抓住一個實字。積極轉變工作方式和思路,變“送什麼收什麼”為“需什麼送什麼”,方能把溫暖送到群眾心坎上。

+1
【糾錯】 責任編輯: 成嵐
相關新聞
  • 新華時評:撫今追昔華夏月更圓
    1月31日夜晚,152年一遇的超級月亮讓人們過了一把賞月之癮。在如水月華下,許多人參與了“朋友圈月亮攝影大賽”,一幅幅“追月”照片,讓賞月者感到美不勝收。
    2018-02-01 20:02:58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科威特最大博物館群揭幕
科威特最大博物館群揭幕
冷的邊關熱的血
冷的邊關熱的血
大渡河峽谷絕壁上的“天邊”村寨
大渡河峽谷絕壁上的“天邊”村寨
江西婺源:星江河上鴨嬉戲
江西婺源:星江河上鴨嬉戲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9951129807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