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從“遇見大陸”到“看見臺灣”——你來我往三十載
2017-11-29 08:59:16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臺北11月29日電(記者 張鐘凱 劉剛)翻看一本發黃但整潔的筆電,裏面是密密麻麻用鉛筆和圓珠筆書寫的筆記,都是大陸各個地方的人文地理和風景名勝典故,頁邊角處貼著標簽,標注著大陸城市的名字:廣州、濟南、瀋陽、成都……

  這是68歲的臺灣老導遊陳勝泰第一本“大陸行記”。從1988年帶隊到大陸探親旅遊開始,近三十年來他帶隊臺灣遊客到大陸去過約400次,“大陸比較知名的景點沒有我沒去過的”。

  1987年,臺灣當局開放部分民眾赴大陸探親,兩岸長達30多年的隔絕狀態被打破。從尋親之旅開始,越來越多臺灣同胞跨過海峽,“遇見”神往已久的大陸。

  陳勝泰對第一次到大陸的情景念念不忘。1988年初,他帶領34位老兵經由香港到達廣州,自己專門走了一個小時找到了黃花崗。

  “以前在書上、電視上見過的景點竟然都在眼前了,那種激動沒法形容。”陳勝泰的眼睛開始泛紅濕潤。

  2008年兩岸關係邁入和平發展軌道,兩岸交流開啟嶄新局面。隨著兩岸“三通”的實現和大陸居民赴臺旅遊開放,大陸同胞終于有了遊歷祖國寶島、看見美麗臺灣的機會,兩岸人員往來由此呈現出雙向化的繁榮景象。

  相比受中老年遊客青睞的團隊遊,兩岸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個人遊。今年“十一”長假期間,27歲的北京姑娘劉麗驍獨自來臺旅行,9天時間走過臺北、高雄、臺中、臺南、花蓮等地,漫步阿裏山、泛舟日月潭、嬉遊墾丁海岸,一路美好行程和所見所感都被她用心記錄下來。

  “這是我第一次來臺灣,向往已久。這裏風景很美,衣食住行都很便捷,文化同根同源,更重要的是人都很熱誠。”劉麗驍説。

  在臺灣旅行中有一點讓劉麗驍很是驚訝:很多地方都可以用大陸的移動支付工具,也有不少優惠活動,有些商戶還主動邀請陸客使用大陸的支付平臺。

  走進臺北民生西路附近的寧夏夜市,抬頭可見一棟建築上的廣告牌閃爍著一行字:歡迎使用支付寶。在這條長約400米的夜市裏,約有四分之一的商戶都在其攤位前擺上了支付寶的支付二維碼。

  “大陸遊客一直以來都是來我們這裏最多的,我們使用支付寶也是為了適應陸客的消費習慣,確實用了之後吸引了不少陸客。”在寧夏夜市營業十多年的攤主林女士告訴記者。但她也注意到,去年開始,陸客數量比往年少了很多。

  自2016年民進黨當局上臺以來,大陸遊客驟減,臺灣觀光産業一改之前八年的連年上漲趨勢,入境遊客人數和旅遊收入雙降,花蓮、日月潭、阿裏山等“重災區”生意掉了一半以上,許多旅館、遊覽車不得不挂牌求售。

  往年“十一”長假期間,花蓮計程車司機黃偉業在七星潭、太魯閣運送陸客,一天最多能賺1萬元新臺幣。“現在能掙5000塊就不錯。”他無奈地對記者説。

  臺灣旅遊業資深人士李奇岳認為,兩岸關係陷入僵局造成大陸民眾來臺意願降低,改善兩岸關係不只是對臺灣觀光産業好,臺灣百業都會因此受益。

  三十載兩岸交流,同胞跨越海峽,你來我往,人潮絡繹。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兩岸人員往來累計近1.17億人次,其中臺灣同胞來大陸逾9340萬人次,大陸居民赴臺逾2395萬人次。兩岸同胞不希望交流大門被人為變窄,期望彼此越走越近、越走越親。

  當了近四十年導遊的陳勝泰如今是旅行社的大陸部執行長,負責培訓年輕導遊接待大陸旅行團。談及退休以後的生活,他説:“那時候,我要帶著老婆再去大陸轉轉,去看看我的大陸朋友和親人們。”

+1
【糾錯】 責任編輯: 張樵蘇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小火車展看“紐約”
小火車展看“紐約”
菲律賓手工開礦人生活實錄
菲律賓手工開礦人生活實錄
航拍重慶奉節小寨天坑
航拍重慶奉節小寨天坑
葉色斑斕
葉色斑斕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5701122027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