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紐約萬聖節遇恐襲 如何破解“獨狼”費思量
2017-11-01 20:57:47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北京11月1日電 (全球熱點)紐約萬聖節遇恐襲 如何破解“獨狼”費思量

  新華社記者

  10月31日,在美國紐約市曼哈頓下城,警察在襲擊事件現場附近警戒。新華社記者李木子攝

  美國紐約市曼哈頓下城10月31日發生小型卡車撞人恐怖襲擊事件,導致8人喪生、10多人受傷。

  “9·11”事件以來,美國對恐襲防范極嚴。歐洲接連遭襲之際,美國反而較為平靜。但這次,可稱防范最嚴的紐約也發生重大傷亡恐襲,如何應對“獨狼”化這一恐怖主義新特點,成為各國必須從速解決的問題。

  【新聞事實】

  紐約警察局局長詹姆斯·奧尼爾在10月31日舉行的發布會上説,當天下午3時05分左右,一男子駕駛小型卡車在世貿中心附近道路上連撞多人,隨後手持兩支倣真槍下車,被警察擊傷逮捕。

  目擊者説,襲擊者高喊宗教口號。調查人員在肇事車內發現一張用英文書寫的紙條,嫌疑人自稱以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名義實施這起襲擊。但有報道稱,目前尚未有直接證據證明此事件與“伊斯蘭國”有關。

  警方確認,該男子叫賽富洛·賽波夫,現年29歲,2010年從烏茲別克斯坦移居美國,最近一段時間生活在與紐約州相鄰的新澤西州帕特森市。

  襲擊發生後,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推特賬號上表示,這是“又一起由病態的瘋子實施的襲擊”,“我們不會讓‘伊斯蘭國’卷土重來……夠了!”

  根據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館目前了解的情況,未收到中國公民傷亡的報告。

  11月1日是西方傳統節日萬聖節。當晚,事發地附近的萬聖節遊行如期舉辦。

  【深度分析】

  近期接連恐襲令大洋彼岸的歐洲各國喘息未定,如今恐襲又降臨在曾發生標誌性“9·11”事件的紐約核心區。

  “9·11”之後,美國歷屆政府在反恐問題上態度強硬,人力、物力投入驚人,效果也很明顯。

  但經過16年的不懈反恐之後,國際恐怖主義呈現出全球化蔓延、恐怖分子本土化、襲擊形態碎片化、“獨狼”化的新特點。紐約州長安德魯·科莫説,目前看來,這次紐約恐襲是一起“獨狼”式襲擊。

  “獨狼殺戮”近年來在全球范圍內屢見不鮮。從2011年挪威政府辦公大樓汽車炸彈案,到今年以來英國、法國、德國、比利時等歐洲國家接連發生的恐怖襲擊,讓人防不勝防,反恐努力如何適應國際恐怖主義的新特點,是各國面臨的一個難題。

  【第一評論】

  此次恐襲恰逢萬聖節,甚至有人以為這是萬聖節搞怪橋段。可見,提高防范的思想意識,織牢反恐安全網,遏制恐怖主義毒瘤以新方式擴散,成為擺在美國乃至國際社會面前的關鍵課題和艱巨任務。

  隨著“伊斯蘭國”在中東潰敗,恐怖主義向歐美等地區的外溢效應值得警惕。極端主義思想借助新技術、新平臺加速傳播,給各國防范本土“獨狼”式恐怖分子加大難度。一言以蔽之,國際反恐不能局限于一時一隅,國際反恐合作需要誠意和行動力。

  【背景連結】

  以下是近年來紐約發生的恐怖襲擊或未遂恐怖襲擊事件:

  2010年5月1日,巴基斯坦裔美國人費薩爾·沙赫扎德在紐約市中心時報廣場附近企圖引爆裝有爆炸物的汽車,未遂。沙赫扎德承認曾接受巴基斯坦塔利班組織提供的炸彈制造訓練並得到資助,在試圖逃離美國時落網,法院判處他終身監禁。

  2011年11月,一名多明尼加裔美國人預謀襲擊紐約市警方巡邏車、郵政設施以及從國外返回的美軍士兵,在曼哈頓一處公寓組裝炸彈時被捕。

  2016年9月17日,曼哈頓切爾西區發生爆炸,造成至少29人受傷。紐約州州長科莫表示,這起爆炸案件“明顯是恐怖主義行為”,但尚未有證據顯示這次襲擊同國際恐怖組織相關。(記者:夏文輝、丁宜、劉曦、胡若愚、王逸君;編輯:孫浩、王豐豐)

  紐約曼哈頓發生卡車撞人恐襲事件 8人喪生

  熱點問答:美國紐約曼哈頓卡車撞人襲擊迷霧待解

+1
【糾錯】 責任編輯: 聶晨靜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秋到塔裏木
秋到塔裏木
陜西現“肉夾饃”式大樓
陜西現“肉夾饃”式大樓
倫敦:歡度萬聖節
倫敦:歡度萬聖節
金秋時節 江西廬山“楓”景如畫
金秋時節 江西廬山“楓”景如畫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765112189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