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德”陰影籠罩星州郡
韓國星州郡民眾舉行燭光集會,抗議部署“薩德”反導系統,要求韓國政府撤回有關決定。右邊標語為“星州的藍色蝴蝶與所有熱愛和平的國民同在”。
星州郡瓜農申某在整理因抗議部署“薩德”而遭自己毀壞的瓜田。 記者 陳尚文攝
曾經,韓國慶尚北道星州郡以盛産甜瓜而聞名;如今,這裡因為“薩德”反導系統而充滿憤怒。
從被宣布成為“薩德”反導系統部署地至今,星州郡居民一直通過燭光集會、請願簽名等方式,抗議在自己的家鄉部署“薩德”。本報記者近日再次走進星州郡,發現與上次不同的是,沿街的抗議條幅更多了,到處是“救救孩子”“不要‘薩德’”的標語,密密麻麻的抗議條幅覆蓋了甜瓜宣傳畫和象徵當地居民幸福生活的彩繪。
為抗議部署“薩德”,他開着拖拉機,毀掉了從父親手中繼承下來的甜瓜田
“上個周末真的不想再憶起!”在一片被毀的瓜田上,星州郡農民申某對本報記者説。為抗議在星州郡部署“薩德”反導系統,7月30日上午,他駕駛着拖拉機,同其餘32輛拖拉機一起,駛向了他從父親手中繼承下來的甜瓜田,塑料大棚、瓜架、水管、風罩,還有甜瓜,“一瞬間全部被碾毀”。
在周圍一排排整齊的甜瓜大棚的映襯下,這片被毀的瓜田格外刺眼。被碾壓過的大棚完全坍塌,極度扭曲變形的鋼架纏繞在一起,破碎的塑料膜散落在瓜田裏,腐爛和被碾碎的甜瓜隨處可見。
申某説,他從前的生活一直是早上5點起床,7點到中午時分篩選好成熟的甜瓜,下午最炎熱時段稍作休息,傍晚開車去大邱市的聯合市場送貨。9月正式收穫季即將到來之時,日子會越來越忙碌。
“那曾是最快樂的時光!”他的回憶戛然停止,接着嘆了口氣説,“從播種到收穫,就像呵護孩子一樣一點點看著這些甜瓜長大。現在毀了它們,能不心痛嗎?”對於剷平瓜田的決定,申某告訴記者,這是一位憤怒和無奈的農民為抗議部署“薩德”所能做的為數不多的事情之一,而這一舉動給他帶來的直接經濟損失達2000多萬韓元(1元人民幣約合167韓元)。
“就是那裏,有房子的地方。”申某指着身後的山告訴記者,那裏就是被指定為“薩德”部署地的星山炮&,距離他的瓜田只有不足400米。目前韓國甜瓜價格同比下跌了近30%,雖然不能排除其他因素,但是絕不能忽視部署“薩德”決定帶給消費者的心理層面影響。他説,如果“薩德”來了,電磁波會影響甜瓜的正常受精,蜜蜂不能正常授粉,這對農作物的影響可謂是致命的。未來還能不能種,種出什麼樣的甜瓜,“薩德”到底有沒有危害,政府沒有環境測評,沒有事先説明,便説“薩德”電磁波安全。然而又有多少人敢買、敢吃這樣的“薩德甜瓜”?
星州郡素有韓國“甜瓜之鄉”的美譽,4.7萬人中有60%左右以種植甜瓜為生,甜瓜産量佔全國近70%。“這是我們的命根呀!”申某告訴記者,與其讓“薩德”毀了瓜田,還不如自己親手毀了。“將來還能做什麼?”他問自己,目光中一片茫然。説着説着,申某眼眶有些泛紅,轉過身蹲下抽起煙來。
“生活都亂了,我們很痛苦,求求‘薩德’不要來”
自韓美7月13日宣布星州郡成為“薩德”部署地以來,星州郡民眾就持續在郡政府廣場舉行大規模的燭光集會示威活動。到8月1日,已經是第二十個夜晚。
暮色降臨,人們陸陸續續趕到郡政府廣場,排隊領取蠟燭後席地而坐。20時,燭光集會正式開始,廣場上坐滿了前來抗議的居民。低頭默哀,高呼口號,發表演講,共唱反對“薩德”的改編歌曲……大家以各種形式,表達着對“薩德”的強烈反對,要求韓國政府撤回部署“薩德”的決定。
因為史上罕見的高溫天氣,韓國今年的夏天格外難熬,但炎熱的天氣絲毫沒有阻擋星州人民反對“薩德”的行動和決心。在集會人群中,許多老人一邊擦拭着臉上的汗水,一邊高呼抗議口號。許多小孩安靜地坐在大人身旁,時而用雙手托着腦袋,時而挺起身來認真聆聽講話。到了呼喊口號時,他們也學着大人的樣子高舉手臂。他們或許並不完全明白大人們在抗議什麼,但一定知道有不好的事情正發生在自己家鄉。
“不顧國民反對執意部署‘薩德’的人們,你們是美國人嗎?”慶尚北道媒體上的這句話,正出自當地青少年,他們用自己的文字抨擊眼中的怪物“薩德”,言語簡單卻直擊人心。
白天的星州郡政府廣場十分安靜,在烈日的炙烤下,一群年輕的媽媽在畫宣傳畫,折祈福的紙鶴,幫助人們在白宮請願網站有關“撤銷在韓部署‘薩德’反導系統決定”的請願上簽名。集會在接近午夜時結束,人群漸漸散去,她們又一次出現,清掃廣場,回收用具,整理橫幅。每天守在廣場上十幾個小時,風雨無阻。
“我們這代人已經無所謂了,可是孩子還小。如果自己的努力能換取孩子未來的安全,累點又算什麼呢?”孫某的女兒上初中二年級,她告訴本報記者,如果“薩德”來了,誰能保證星州不會成為戰爭的靶子?在星州部署“薩德”,就意味着美軍將入駐星州。駐韓美軍基地經常曝出各種醜聞,而美國軍人犯了罪從來沒聽説過會在韓國受到懲罰。
“不安定,不安全,生活都亂了,我們很痛苦,求求‘薩德’不要來!”她懇切地説。
“讓燭火不熄滅,讓心聚在一起,讓政府撤回決定”
星州郡大浦村是韓國國家重要民俗文化遺産村落,最早可追溯至1450年朝鮮世宗時期,村子裏有70多座傳統韓屋,大多已有百餘年歷史。記者來到該村村口,最先映入眼簾的,同樣是反對部署“薩德”的橫幅——“民俗村前有‘薩德’像什麼話!”
大浦村管理員一邊翻着&&記錄一邊説,此前每天旅游大巴的數量都有四五輛,周末會更多。然而這裡距離星山直線距離只有3公里左右,自從“薩德”將被部署到星州郡的消息傳開後,游客已寥寥無幾。“現在是韓國夏季休假高峰期,大巴再也沒來過,自駕游的車也看不到幾&了。生活在這裡的居民都已至少五六十歲,他們沒辦法離開。如果真的部署了‘薩德’,子孫後代不敢再回來,村子本身會不會消失呢?”他的話中充滿了擔憂。
雖然還未開始部署,“薩德”陰影已經逐漸籠罩整個星州郡。“阻止‘薩德’部署星州鬥爭委員會”共同委員長鄭永吉告訴本報記者,部署“薩德”的決定導致甜瓜價格下跌,星州郡的飯店、商家甚至是傳統市場的生意都趨於停滯,慶典活動紛紛取消,給當地經濟和民眾生活帶來極大影響。
對於部署“薩德”的決定,鬥爭委員會共同委員長白哲炫質疑説,韓國政府沒有通過任何行政程序,未獲得星州民眾的同意,就宣布了部署“薩德”的決定。星山周圍1.5公里範圍內生活着2.5萬餘居民,“薩德”如果來了,人們如何生活?回憶起鬥爭委員會的發展歷程,鄭永吉&&,從星州郡被宣布為“薩德”部署地時創立,該委員會成員在短時間內增加到300多名,且還在不斷增加中。星州、慶尚北道越來越多的市民團體、校友會加入委員會,與當地人站在一起。到慶尚北道旅游的首爾、仁川、釜山市民,也會特意參加燭光集會,支持星州人民。
如今在星州,幾乎每個人的身上都會別着一個象徵着和平的藍色蝴蝶結。8月12日,星州郡老人會將舉行反對“薩德”集會;8月15日光復節,委員會將舉行815人削發反對“薩德”集會活動,呼籲韓國社會能夠給予星州更多關注。
“讓燭火不熄滅,讓心聚在一起,讓政府撤回決定!”鄭永吉説,這條路會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