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毒跑道"追蹤:國外校園跑道採用什麼材質、安全監管如何?
近兩個月來,北京有多所幼兒園、小學的多名學生出現流鼻血、咳嗽、出疹子、凝血功能異常等症狀,家長們懷疑“禍首”是塑膠跑道。爭議並非僅限北京一地,去年以來廣東、江蘇、上海、浙江、福建、遼寧、四川等省市均出現了疑似校園“毒跑道”案例。國外校園多采用什麼材質的跑道?校園跑道的安全標準和監管情況如何?人民網駐日本、韓國、英國、美國、瑞典記者發回報道。
日本:很多學校採用沙土跑道 學校設施建設指導細緻
日本中小學、甚至大學,很多采用沙土跑道。 這種沙土跑道是一種複合土,使用三種以上的土和沙混合後將土壓實而成,既增強了透水性,又維持了適當的彈性。
日本學校選擇沙土跑道主要有幾方面的考慮:一是成本。塑料跑道的建設和維護成本比沙土跑道高很多。無論公立學校還是私立學校,建設預算都是透明的,不會為了好看、高級亂花錢。二是理念。日本的學校以結實耐用、安全便利為第一原則,注重“自然風”,盡量讓孩子接觸土地。三是功能。日本的很多中小學校都有鋪設木地板的室內運動場,對於室外運動場的使用比例不像中國那麼高。
對於包括生産跑道材料等可能含有危害性化學成分的生産商,在開始生産前必須獲得相關的資質認定。比如《毒物及劇物取締法》、《勞動安全衞生法》、《促進特定化學物質對環境排放量的把握及改善相關法律》等法規,都會對相關生産、建設單位有具體的規定。而政府經濟産業省及環境省則會依照相關法規嚴格實施管理。
學校的設施建設在滿足法律要求的同時,還要依據文部科學省等教育主管部門的指導意見,比如《小學校設施整備指針》,對學校設施建設有非常細緻的指導,除了校舍、操場等大型設施外,甚至具體到花壇、綠植建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日本暫時沒有類似校園“毒跑道”的新聞報道。偶爾有中小學發生學生集體食物中毒的問題,校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門、醫療衞生部門都會介入調查。如果是因為校方衞生管理不善,則會追究學校最高責任者和具體操作者責任。如果問題不嚴重,校方負責人可能會公開道歉,主動提出減薪、扣款等懲罰,如果問題比較嚴重,則校方最高責任者和具體操作者需辭職,甚至承擔法律責任。如果問題在多個學校出現,則可能追究當地教育委員會等教育主管部門的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