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遲退休真的要來了!世界各國如何應對老齡化
2016年二十國集團勞工就業部長會議日前在北京閉幕,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延遲退休方案預計今年&&。雖然延遲退休的具體方案還未公布,但人口老齡化的問題日益嚴峻,發放養老金的壓力也日漸增加,延遲退休政策已是勢在必行的舉措。
不只是中國,目前人口老齡化是一個世界各國共同面臨的難題。除了延遲退休,各國也是各顯身手,通過提高生育率、健全養老設施、接收移民等措施積極緩解人口老齡化壓力。
日本:健全法律制度,並建立眾多養老設施
圖片源自互聯網。
日本是進入發達國家階段才開始面臨老齡化壓力的。為了維護老年人權益,日本制定了《老人福祉法》《老人保健法》等多部法律,並且建立了種類眾多的養老設施。
同時,由於適當勞動被認為有利於老年人的身體健康,所以日本也提倡給予老年人一些勞動空間,既能緩解養老金的壓力,又能強身健體,還能提升個人價值。據説日本出租車司機的平均年齡達到58歲。在一些地方的餐館,有些服務員看起來70多歲了,還在忙裏忙外。
韓國:提高生育率與關懷老年人同步進行
圖片源自互聯網。
在韓國,1955年至1963年出生的700多萬名“嬰兒潮”一代,正逐漸步入老齡人口行列。韓國總統樸槿惠指出,2017年開始勞動年齡人口將開始減少,人口紅利時代將終結。
面對日益緊迫的老齡化問題,韓國政府正在通過提高出生率、為老年人提供服務保障等措施,嘗試從根本上解決日益突出的人口結構矛盾。
另外,為應對老齡化引發的社會問題,韓國政府和民間企業也越來越注重對老年人的關懷。在光州市,市民在內置黑匣子的智能手機中下載相應軟體,遇到不便時搖一搖便會向市政府發出“求救”信號。這類智能服務正在從研發試驗轉入廣泛使用的過程中,將為老年人出行安全增加保障。
英國:完善社區衞生服務養老體系等
圖片源自互聯網。
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化國家,也是較早面臨老齡化挑戰的國家。隨着老齡化的加劇,英國也面臨勞動力不足、養老金支付困難等問題。
在長期應對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問題後,英國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經驗,採取了延遲退休、社區衞生服務養老、利用國際移民等措施,較為成功地應對了老齡化帶來的各種社會經濟問題。
據了解,英國的社區照顧模式非常發達,被廣泛應用於各個領域。照顧的具體內容包括生活方面,如飲食起居、打掃衞生、代為購物以及陪同就醫等。還包括心理方面的支持,比如社區保健醫生上門為老年人看病等。據英國政府統計,英國的社區保健醫生每年約服務60萬老年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