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中國,原來這些國家也“流行”過端午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於2009年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眾所周知,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是祛病防疫的節日,並有賽龍舟的習俗,後因詩人屈原在這一天去世,便成了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殊不知,這“土生土長”的中國節日,竟早已“流行”到國外,不只是韓國、日本、新加坡等亞洲國家,就連德國、美國等歐美國家也在“過”端午。
韓國:江陵端午祭
資料圖:韓國江陵端午祭。圖片源自人民網。
韓國的端午活動豐富多彩,通常要持續20多天,並會舉辦假面舞劇、投壺、摔跤、盪鞦千、跆拳道比賽等各種極具韓國地方特色的活動。
其中,“江陵端午祭”最為典型,是韓國江陵市市民祈求豐收和安康的大型民俗活動。
日本:男孩子的節日

資料圖:日本端午節懸挂鯉魚旗。
日本的端午節是在其平安時代以後由中國傳入的。日本人過端午的主要活動是吃粽子和柏葉餅,並喝菖蒲酒,目的是為了避邪。
由於在日語中“菖蒲”和尚武精神的“尚武”是諧音,所以端午節漸漸變成了男孩子的節日。為了讓男孩們茁壯、健康成長,將來事業有成,人們會在家門口豎起鯉魚旗,擺上武士偶像、盔甲和戰帽,有望子成龍的寓意。
新加坡:吃粽子、賽龍舟

資料圖
在新加坡,華人都會過端午節,每當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到來之際,總不會忘記吃粽子、賽龍舟。每年端午節前後,新加坡的東海岸公園會舉辦精彩的龍舟邀請賽,來自世界各地的龍舟隊伍雲集於此,一較高低。
馬來西亞:裹粽比賽

資料圖: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市民正在參加裹粽比賽。
在馬來西亞,華人約佔總人口的四分之一。對於馬來西亞華人來説,端午節不單是一個節日,更是宣揚中華傳統文化、進行文化傳承的重要時機。他們會通過裹粽比賽和賽龍舟等方式,慶祝中華民族的這一重要傳統節日。
越南:端午驅蟲
資料圖
越南也是在陰曆五月初五過端午節,他們的主要內容是吃粽子、端午驅蟲。父母會給孩子們準備很多水果,並在身上佩戴五彩線編織的吉祥符,大人們會飲雄黃酒,並在小孩身上涂雄黃酒驅蟲。另外,越南人還認為,吃粽子可以求得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美國:賽龍舟已成為運動項目
資料圖:美國休斯頓龍舟賽。圖片源自中新網
大概是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通過參加中國各地舉行的龍舟賽,美國人逐步開始了解並參與這一活動。時至今日,中國的這項傳統運動已經悄悄滲入了部分美國人的運動習慣,成了美國發展最快的流行體育娛樂項目之一。
不只是賽龍舟,粽子在美國也很受歡迎。每年端午都會有很多華人餅屋推出各種風味的粽子,潮州、客家、&&粽等都有,味道有甜有鹹,很受美國民眾喜愛。
英國:端午龍舟節
資料圖
在英國,很多當地人早已把看龍舟、吃粽子當成了每年端午期間的“固定項目”。去年,正值中英文化交流年,極具中國文化特色的龍舟慶典活動搬上了英國曼徹斯特的索爾福德港,一場別開生面的“中華端午龍舟節”讓英國人大飽眼福。今年的 “劍橋端午龍舟節”也吸引了2000多名華人華僑、當地居民、學生以及游客參加。
德國:趣味龍舟賽

圖為2012年在德國登司塔福斯坦市舉行的趣味龍舟賽現場。圖片源自東方IC。
賽龍舟活動在德國落地生根已經有20多年的時間。1989年,開始傳入德國,並在漢堡舉行首屆“龍舟節”。1991年後,龍舟比賽改在德國金融中心法蘭克福舉行並一直延續至今。
德國人不僅喜歡傳統龍舟比賽,更喜歡各種趣味比賽。2012年,在德國登司塔福斯坦市舉行的趣味龍舟賽上,選手們穿着經典條紋衫,頭戴浴帽參賽,十分搞笑。比賽不在乎輸贏,重在娛樂。(綜編:徐偉。文字來源:新華網、國際在線、人民網、中新網。)
推薦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