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首頁 時政 國際 財經 高層 理論 論壇 思客 信息化 炫空間 軍事 港澳 台灣 圖片 視頻 娛樂 時尚 體育 汽車 科技 食品
韓國頻道
首 頁 內政經濟文化軍事地方外交社會科技評論韓語娛樂旅游時尚留學圖片TV商務

韓國踏索人離不開丑角捧 麻繩上的汗水與幸福

2016年05月23日 09:54:10 來源: 環球時報

    韓國踏索戲,又有走繩、步索、踩軟索等名稱,是韓國傳統雜耍表演的一種(如圖),最早的記錄出現於高麗時代,傳承至今。201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産。特別是在韓國電影《王的男人》熱播之後,這一古老的技藝又獲得了巨大的關注,這部電影所講的就是踏索藝人和朝鮮國王之間的故事。

    這一表演現在主要由1991年成立的踏索戲保存會保護和傳播,在各大民俗村和慶典表演。踏索戲技藝傳承人為金大均,他也是技藝保存會的會長。《環球時報》記者曾在電視節目上看到這一表演,金大均在一片空地之上,在相距約10米的兩個一人多高的X型支架上搭上直徑不到3厘米的粗麻繩,繩端用木樁固定在地面上,演出的設備就準備好了。演出時一旁有韓國傳統民樂伴奏,包括豎笛、長笛、奚琴等。在音樂伴奏之下,一襲白衣,頭戴草笠,手拿折扇的踏索藝人金大均從繩端緩緩走上支架,和在地面上的丑角相互打趣,類似相聲的捧逗。和現在的走鋼索專注於技藝的難度不同,傳統的踏索非常重視和丑角以及與觀眾的互動。

    吸引觀眾的注意後,表演者隨着音樂節奏,舞着扇子揮動雙臂走到另一邊,然後繼續和丑角開玩笑逗樂觀眾,之後繼續提高難度往返兩邊,在繩上或跪坐,或盤腿,或跳躍,或故意裝作要摔下來,無不和着音樂和丑角的吆喝聲進行,有近40種技藝姿勢。其中在繩上彈跳和靜止時難度最大,金大均用臀部和襠部在繩上跳躍,坐下,再跳,再坐,就這樣跳到另一端。靜止則是在繩子中間像坐禪一樣盤腿坐著,不使用扇子平衡,然後還能伸展雙腿。他在表演時經常説的一句話是,“有人告訴我如果能把繩子走好就能很快成功,9歲的我因此走上了繩子走了近40年,不會做別的事,只是每天磨破屁股。”伴隨着擔心藝人掉落的緊張和插科打諢的滑稽,觀眾們聚精會神,開懷大笑。在歡笑中,也含着藝人辛苦的汗水和淚水。金大均&&,作為繼承人他感到肩頭有千斤重擔,但走上繩索的那一刻,他就會忘掉一切煩惱,只有幸福。【記者 萬宇】

 

推薦閱讀:

通訊:國粹京劇巡演韓國受熱捧

韓國摒棄“加班文化” 讓萬家燈火更璀璨

【糾錯】 [責任編輯: 朱璨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010020071370000000000000011100001353805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