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首頁 時政 國際 財經 高層 理論 論壇 思客 信息化 炫空間 軍事 港澳 臺灣 圖片 視頻 娛樂 時尚 體育 汽車 科技 食品
韓國頻道
首 頁 內政經濟文化軍事地方外交社會科技評論韓語娛樂旅遊時尚留學圖片TV商務

中韓自貿協定生效助推經濟融合

2015年12月20日 08:02:24 來源: 新華網韓國頻道

  新華網濟南12月19日電(楊定都 滕軍偉 孫曉輝)給顧客結完賬的間歇,韓國小夥李準一還要去電腦旁查看網店“親們”的好評。“每日韓國超市”是他親戚開在山東威海的家族生意,裏面堆滿了韓國産品,特別是零食。

  李準一用標準卻略羞澀的中文告訴記者:聽説過《中韓自貿協定》(以下簡稱《協定》)20日就要生效。但被問到《協定》會給“每日韓國超市”産生什麼影響時,他一臉茫然:“不清楚。”

  周日協定生效後,少部分商品將立即享受零關稅,其他一些商品的關稅也會按約定降低,但最終實現中方85%進口額零關稅,韓方進口額91%零關稅,要等到20年以後,短期的影響或許並不那麼容易感受到。

  分析人士認為,《協定》的意義不止于貨物貿易,更在于促進中韓企業競爭、合作、交流,進而推動兩國市場,甚至東亞地區經濟的一體化。

  《協定》生效後,中韓兩國企業之間的互動將大幅增加,韓國企業有機會佔領更多中國市場;中國企業則可以通過與韓國企業的競爭、合作提升自身競爭力,甚至通過收購韓國企業,打開世界市場。

  先行城市

  李準一的親戚張浩植1999年在威海創業時,只是租下了一間窄小的地下室賣韓國貨。如今,“每日韓國超市”搬到了同一幢大樓170平方米的底商,透過敞亮的玻璃墻,可以看到裏面一排排貨架,裝得滿滿當當。

  李準一在山東大學學了四年中文,最近也來店裏幫忙。超過四萬名韓國人在威海生活、工作,這裏離韓國第二大港口城市仁川只有240海裏,坐飛機一小時內就能抵達,比去北京還快;坐船也只要13個小時,傍晚出發第二天上午就可以抵達。

  威海正成為中韓人員和貨物往來的主要紐帶,每天有2000多人通過飛機和輪船經威海在兩國之間往返。威海每天有4個飛往仁川的航班,另外還有5條開往韓國的客運航線,每周有30個航班,是中韓海上航線密度最大的城市。

  獨特的地理優勢,使威海成為中韓貿易的先行者。1990年威海和仁川開通了航線,對韓貿易從此在威海迅速發展。在這座連小學校名都是中韓雙語的城市,有超過1700家中韓貿易公司。2015年,超過35萬人從這裏出入境,比前兩年的總和還多。

  作為中韓自貿區兩座示范城市之一(另一座是仁川),威海還致力于簡化流程,加快通關速度。威海中韓自貿區地方經濟合作協調辦公室副主任于明濤説,部分貨物實現三小時通關,提升了物流速度,也使得進口保質期極短的生鮮産品成為可能。

  通過簡便的通關手續,加上成熟的物流配套體係,“威海幫助貿易者實現了空運的速度,海運的價格。”于明濤説。

  威海港正變得日益繁忙。一輛輛大型貨車正在往岸上卸載從韓國進口的服裝、化粧品等貨物。在完成海關、商檢等程式後,這些貨物將通過物流送到中國各地。

  據威海青威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操作部副經理劉明科説,今年前9個月,威海港對韓吞吐量同比增加10%以上,其中威海至仁川線貨運增長20%,大量手工藝品、玩具等小商品從威海走出國門。

  劉明科説:“港口提高了運輸能力,加上中韓自貿區帶效應,越來越多廠商選擇把威海作為進出韓國的首選通道。”

  “威海的實驗和探索,將為中韓自貿區後續談判提供素材,是自貿區未來發展的風向標。”山東大學教授劉文點評道。

  促進企業升級

  在威海繁華的市中心,矗立著迪尚大廈,顯示這家服裝進出口企業的實力。

  劉文認為,迪尚集團從普通的地方紡織貿易公司,發展成中國最大的服裝進出口企業,其成長史為中國企業抓住中韓自貿區機遇提供了范本。

  “迪尚集團2014年進出口額10億美金以上,國內服裝應該是第一位,能走到今天這一步,韓國服裝同行們對我們幫助非常大,是啟蒙老師和啟蒙市場。”迪尚副總經理張詩哲説。

  為了更好地學習韓國服裝公司的市場和設計能力,2012年底,迪尚斥資2510萬美元,成為韓國中端時尚品牌Avista大股東。

  張詩哲認為,中韓自貿區會促進中國企業升級。他説,很多企業習慣于國內市場,具備國際市場運作能力的不多,中韓自貿區啟動以後,兩國企業將沿用國際常規市場行為,促使中國企業做出改變。

  張詩哲説:“韓國在服裝設計和行銷上,雖然和歐美比是第二梯隊,但比我們先進很多,我們希望把韓國的優秀團隊變成我們的一部分。”在山東大學威海校區附近,迪尚集團正在建設三萬平方米的設計研發空間,邀請韓國一流設計院校的設計師與中國設計師合作。

  隨著《協定》生效,迪尚預期韓國業務增長至少50%。然而,迪尚憑借從韓國市場收獲的實力,已經與ZARA、H&M、優衣庫等國際知名品牌建立廣泛合作,韓國業務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對于中國巨大的産能來説,韓國5000萬人口的市場潛力有限。劉文説,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貿易國,中國對韓國貿易的依存度並不高。實際上,兩國1992年建交以來,中國對韓國貿易一直逆差,2013年甚至達到910億美元。

  對于中國企業來説,自貿區更多是通過和韓國企業的競爭與合作,提升自身實力,走向世界市場的機會。

  根據中國海關數據,中國是韓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兩國雙邊貿易額2014年達2400億美元,預計將于2016年超過3000億美元。

  推動經濟融合

  2013年,韓國銀行家李庸建離開友利銀行在北京的中國總部,到威海協助創辦了當地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外資銀行。在威海工作生活兩年多,他感覺很舒心,這裏不僅隨處可見韓國餐館、韓式澡堂,銀行業務也非常好做。

  友利銀行是唯一可用人民幣和韓幣直接進行結算的金融機構,到友利銀行開戶的客人絡繹不絕,其中不乏三星、現代、樂天等韓國知名企業。一些鄰近城市的銀行也來開戶,希望通過永利銀行為他們在當地的客戶進行貿易結算。

  李庸建説:“越來越多的韓國企業到威海設立分支機構,友利銀行的業務也快速增長。”新開戶的數量激增,每月結算金額也達到2300萬美元,比去年增加了35%。

  劉文認為,自貿區不僅為韓國企業打開了中國貿易市場,更為兩國金融、服務行業創造了機遇。自貿區後續談判的重點將是制定、統一標準和規則,為兩國企業在對方國家經商創造更好的環境。

  中韓兩國于6月1日簽署《協定》,韓國國會11月30日就通過了《協定》,出乎不少觀察家意料。

  在《協定》獲得批準之前,有韓國媒體報道,韓國總統樸槿惠告誡議員,如果《協定》不能按期獲批,他們將為錯過韓國發展的機遇而後悔莫及。

  根據韓國企劃財政部的預測,在未來十年中,《協定》將為韓國企業減免數十億美元關稅,拉動韓國經濟增長近1%,並創造數萬個工作崗位。(完)

【糾錯】 [責任編輯: 田明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010020071370000000000000011103461349338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