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首頁 時政 國際 財經 高層 理論 論壇 思客 信息化 炫空間 軍事 港澳 台灣 圖片 視頻 娛樂 時尚 體育 汽車 科技 食品
韓國頻道
首 頁 內政經濟文化軍事地方外交社會科技評論韓語娛樂旅游時尚留學圖片TV商務

三星攻堅戰

2015年12月15日 17:05:51 來源: 人民網

  柏可林 攝

  三星正面臨一個兩難的境地:不轉型會與時代脫節,轉型又因錯綜複雜人際關係、交纏的業務而困難重重。分析人士指出,三星走下坡路的背後固然有全球經濟低迷的因素存在,但是集團本身創新力度下滑才是關鍵。三星能否尋回昔日輝煌,還得看公司未來的戰略決策。

  目前對於三星來説,可謂多事之秋。

  12月8日,據外媒報道,韓國金融監管部門金融服務委員會的一名官員稱,一樁針對三星集團疑似內幕交易的調查涉及數名總裁級別的高管,而且調查範圍可能擴大到之前披露的9名受調查高管之外。

  該官員稱,上述9名高管隸屬於三星集團旗下的幾家大公司。調查仍處於初期階段,可能需要長達一年的時間才有結論。

  就在這場內幕交易遭到金融監管部門調查之時,三星內部也經歷着較大的人事變動。日前,三星電子撤去了移動業務負責人申宗均的職務,將日常運營管理交給了高東真。12月7日,三星集團又發布消息稱,正在與三星會長李健熙的長女李富真打離婚官司的三星電機副社長任佑宰被調任為顧問,退出了經營一線。

  在業內看來,三星電子業績下滑的問題,已經讓三星集團副董事長李在鎔必須對高層管理人員做出一系列變動。

  據悉,李在鎔成為三星實際領導人已接近19個月。但是,對於如何扭轉集團“王牌”三星電子的頹勢,李在鎔還沒有給出一個清晰的計劃。讓李在鎔備感壓力的是,三星電子今年的智能機銷量可能會出現首次年度下滑。

  業內觀點認為,如今留給這位副董事長的時間顯然不多了,雖然對於三星這樣的“帝國”來説,短時期內崩潰的可能性不大,但是“麻煩事”纏身的三星,想要挽救不斷下滑的業績也並非易事。

  按照三星電子的新任手機業務領導人高東真的説法,不期望明年手機業務利潤出現巨大好轉。

  此前,在申宗均手中,三星成長為全球第一大智能手機廠商,隨後因遭遇到蘋果與國産手機的兩頭夾擊而出現利潤萎縮。

  德迅諮詢合夥人黎平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三星走下坡路的背後固然有全球經濟低迷的因素存在,但是集團本身創新力度下滑才是關鍵,而且Galaxy S6與Galaxy S6 Edge的表現並未達到三星方面的預期。“加上之前繼承人內鬥,讓集團內部元氣大傷。未來的三星可能進入新一輪調整期。高層人事變動,不過是李在鎔迫於業績壓力下的選擇。三星能否尋回昔日輝煌,還得看公司未來的戰略決策”。

  業績下滑

  相信大多數人一提起三星,首先想到的便是手機。

  確實,在Galaxy Note與S系列的帶動下,三星一度成為全球手機龍頭企業。但是,好景不長,在高端市場受蘋果擠壓以及中低端市場受中國國産手機衝擊的雙重壓力下,三星手機增長勢頭明顯放緩。

  三星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其營業收入、營業利潤和凈利潤分別下滑了7%、4%和8%。而今年第三季度凈利潤預計為5.33萬億韓元(約合45億美元),低於第二季度的5.63萬億韓元。

  另據市場研究機構IDC的數據,三星電子今年第一季度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已經下滑至第四,而兩年前是第一名。且在第二季度全球五大智能手機廠商中,只有三星的市場份額出現下滑。IDC稱,2013年第四季度,三星電子在中國的智能手機市場佔有率達18.8%,是最高的。但在2014年第四季度,這一數字滑落至7.9%,短短一年時間,就被蘋果、小米、華為等手機廠商超越。

  更讓人憂心的是,今年4月推出的Galaxy S6系列手機,由於三星錯估了市場需求,導致Galaxy S6 Edge供應不足,從而影響了銷量。據悉,三星最初預計Galaxy S6與Galaxy S6 Edge兩款手機的銷量比為4:1,並按照這一比例規劃了産能,然而實際上這兩款設備的市場需求相當接近,導致Galaxy S6手機滯銷,而Galaxy S6 Edge的供貨不足。而最新發布的Galaxy Note 5又曝出了S Pen筆設計缺陷,因插反後無法取出而遭到了詬病。

  首爾投資公司HMC Investment Securities分析師格雷格·婁(Greg Roh)評價道:“從現在起,(三星)智能手機業務不會再進一步惡化,但要反彈似乎也不太可能。”

  悲觀情緒正在蔓延。

  首爾IBK Securities證券公司分析師Lee Seung Woo稱:“我們都知道三星的智能手機業務表現欠佳,但我不知道其股價下滑趨勢何時能止步。”

  而根據市場調研公司TrendForce的預計,受到蘋果、華為和小米等對手競爭加劇的影響,三星的全球智能機出貨量明年將繼續下滑。

  “現在,除了生物制藥,三星集團能夠拿來作為未來增長引擎的業務並不多。”資産管理公司KTB Asset Management基金經理Lee Jin-woo稱。

  人事變動

  出於業績壓力,三星集團於12月1日對高層進行年度洗牌,以配合來年的事業方向。值得注意的是,這也是李在鎔實際掌權後首次推進的人事調動。自從李健熙去年因心臟病發作住院以來,47歲的李在鎔通過領導層過渡和重組舉措一直控制着集團的發展。

  據了解,三星集團旗下子公司包括三星電子、三星物産、三星航空、三星重工等約70家子公司。其中,三星電子和三星物産為其核心子公司,均曾進入全球500強,此次改組以這兩家公司為中心開展,足可見改組幅度之大。

  作為三星集團新一代掌門人,李在鎔並沒有得到晉陞,其作為現任董事長李健熙的獨子,外界認為,在其父身體狀況頻亮紅燈的情況下,接任總裁位置只是時間問題。

  據韓聯社報道,這體現出李在鎔希望能在局勢穩定的情況下實現交接。此前,曾有多家外媒評價稱,這將是李在鎔在三星集團“老大”威力所面臨的首次考驗。

  按照以往的三星洗牌原則,一些表現不佳的部門高管往往會調任到其他部門,履行新職務,而不是被解雇。此次高管調整中,李在鎔晉陞了一些擁有軟體經驗的管理者,以對抗競爭對手的挑戰。其中,三星電子原副總裁高東真上升至總裁一職,主管移動業務部門的無線事業部,主要負責手機業務。

  對此,三星方面給出的説法是,高東真在Galaxy S6、Galaxy Note 5等高端機的研發和營銷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因而得到提拔。

  而曾經成功推出Galaxy系列智能手機,為三星帝國立下汗馬功勞的申宗均將退出日常運營。不過,他仍將作為三星電子的聯席CEO,主管整個移動業務部門。實際上,申宗均的退出,最關鍵的原因無疑是三星電子手機市場份額下滑,業績慘敗。

  根據三星電子官網提供的資料,該公司有三位聯席CEO,分別是權五鉉、尹富根、申宗均,其中權五鉉的頭銜是副董事長兼CEO,主管三星高端科技院和設備解決方案業務,尹富根頭銜是總裁兼CEO,主管消費電子業務。申宗均的頭銜也是三星電子總裁兼CEO,從2012年開始主管“IT&移動通信部門(IM)”,後者即三星電子手機業務所在部門。

  對於此次高管調整,三星方面&&,在無線和半導體部門有傑出貢獻和遠見的人才得以升遷。而權五鉉、尹富根、申宗均的地位仍做保留,意味着這三大核心人物將持續對移動事業的其他領域發力。

  與此同時,三星在中國市場的手機業務也發生了高層人事變動。

  12月2日,三星電子宣布中國移動終端原副總經理唐劍峰即將加入三星電子,負責三星手機相關業務。唐劍峰此前在中國移動任職15年,外界認為他在終端領域的多年任職經歷,被急需扭轉手機業務困局的三星所看重。

  另一方面,三星電子董事長李健熙次女李敘顯,曾擔任三星物産旗下時尚部門的經營企劃室長,此次成功上任為時尚部門主管,掌控整個三星的時尚鏈。由此,三星物産由四人聯席CEO轉為“三人幫”,分別負責建設、商社和度假村等事業。

  與此同時,正在與三星會長李健熙的長女李富真打離婚官司的三星電機副社長任佑宰被調任為顧問,退出了經營一線。

  在外界看來,接近年底,三星內部的人事變動可以稱得上是“大換血”。一位接近三星的相關人士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這是李在鎔迄今為止對管理層作出的最大力度調整。“對於這位新一代掌門人來説,三星的問題顯然讓他非常頭疼。因為目前的經濟環境對於企業復蘇來説,有着非常高的挑戰”。

  難有轉機

  那麼,管理層的變動能否讓三星擺脫目前的困境?

  “三星電子的當務之急是讓其移動部門實現復蘇,但是該公司可能走錯了路。”對於李在鎔日前的行動,企業分析公司CEO Score負責人Park Ju-gun&&,他認為高東真的工程背景無法幫助三星制定一條新路線。“李在鎔似乎更想求穩,換句話説,他還沒有想出一個解決方案”。

  不過,部分投資者相信,三星電子面臨的挑戰反映出了整體科技行業在2016年的黯淡前景,過於激進的調整可能弊大於利。“在市場狀況存在不確定性的情況下,大範圍的管理層重組可能會引發更大的混亂。”Lee Jin-woo&&。

  “對於投資者來説,他們更希望看到的是三星業績結束下滑趨勢,利潤回升。”黎平告訴記者,

  而現在的情況是,雖然三星智能手機的總出貨量一直在增加,但其利潤仍在下滑。IHS Technology中國研究總監王陽&&,三星智能手機三季度出貨量為8300萬台,四季度還要稍微多一點。“總體量上還是有一點增長,主要問題還是利潤萎縮得厲害”。

  這一點,從三星近期的財報中也可以一覽無余——三星今年二季報顯示,其移動業務的營業利潤為2.76萬億韓元。雖然這個數字在過去4個季度中最高,但與去年同期的4.42萬億韓元相比,下滑幅度高達38%。在三季報中,三星電子移動業務的營業利潤進一步下滑為2.4萬億韓元,這個數字雖高於去年同期處於谷底的1.75萬億韓元,但還不到2013年同期的一半。

  相比之下,三星在高端機領域的對手蘋果,賺錢能力依舊強勁。

  從蘋果發布的2015年四季度財報來看,其當季凈利潤為111.24億美元,同比增長31%。大中華區營收125.1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99%。

  一位三星中國的相關負責人在與《國際金融報》記者聊天時無奈地&&,今年三星在中國市場的表現並不樂觀,是否能在明年有所轉機,還得看未來産品能否在全球市場獲得更多佔有率。“目前看來,三星的産品更新換代速度很快,但是在消費者的評價中,卻不是那麼樂觀”。

  與此同時,韓國金融服務委員會對三星內部管理人員調查的“醜聞”,更讓這家電子行業巨頭蒙上了一層陰影。

  新增長點

  事實上,早在2010年1月,三星董事長李健熙就曾在內部會議上提醒:“我們現有的大部分産品,10年後都將消失。”因此,在手機業務之外,三星也一直力求拓展新的收入和利潤增長點,以期實現2020年成為世界五大品牌之一的目標。

  “三星除了手機市場份額全球第一,還是全球最大的內存芯片製造商。”專業人士認為,智能手機市場的低迷,並不能代表三星帝國將要崩塌。

  記者也了解到,如今三星正在加大對內存芯片的投入。據悉,三星在中國西安的芯片製造工廠,一期投資額為72億美元,去年正式投入生産內存、硬盤、存儲卡等高附加值半導體産品。在韓國平澤,三星今年投資了147億美元興建芯片工廠。“三星有能力為移動設備提供廣泛多樣的高性能、低功耗零部件解決方案。”三星半導體業務常務李承伯&&。

  除此之外,iPhone上的電池、顯示器也有不少來自三星電子,這些都是手機的核心部件,利潤率相對較高。也就是説,蘋果手機熱賣,受惠的不僅僅是蘋果,而是整個産業鏈上的企業,三星就是其中之一。

  為此,IT分析師認為,三星的競爭優勢依舊存在。雖然三星的市場佔有率正不斷降低,但是其品牌影響力依然較大。“而且三星的營銷渠道較為發達,不論是線上布局,還是線下布局都較為完善,能夠為消費者提供較好的消費體驗。雖然三星一直在創造力上被外界詬病,但是其擁有眾多專利,研發能力將成為發展基石”。

  黎平也認為,雖然目前三星移動手機業務發展出現困難,但是在其他領域,三星集團依舊可以創造新的增長點。

  比如,生物制藥是三星集團近年來全力打造的新增長點。據三星生物制藥業務常務金東重介紹,2011年,三星開始進軍生物制藥領域。憑藉尖端的工廠建設經驗、優秀的製造和品質管理能力,短短4年間,三星已躍居專業生物醫藥品委託生産企業全球第三。金東重説:“三星二期工廠建成後,將成為全球最大規模的單一工廠,我們的目標是到2020年成為該領域的全球第一。”

  而且,三星集團旗下的旅游業務同樣風生水起。韓國著名的新羅酒店、新羅免稅店與愛寶樂園,都屬於三星旗下。

  三星物産常務金漢奎對媒體&&,目前中國游客對韓國旅游業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將在中國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推介活動,為中國游客提供更安全、更愉悅的韓國旅游服務。”金漢奎説,“這不僅將影響韓國旅游産業,甚至對韓國內需都將産生巨大的帶動作用。”

  三星還開始涉足當前熱門的移動支付,並於今年8月20日在韓國、9月28日在美國上線了Samsung Pay手機支付業務。Samsung Pay支持大部分銀行卡POS機,不需要商戶額外投入成本更新設備。

  而剛剛更換了移動業務部門負責人的三星電子,也在尋找新增長點。12月9日,三星電子錶示,其將建立一隻新團隊,開發自動駕駛汽車零部件。

  據了解,三星電子汽車團隊將繼續獨立於公司現有三大業務部門之外運營。三星電子目前的三大業務部門包括零部件部門、移動部門和消費電子部門。三星電子在一份聲明中稱,新團隊將專注於開發自動駕駛汽車零部件等産品,不過,三星電子並未披露團隊規模等細節內容。

【糾錯】 [責任編輯: 田明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01002007137000000000000001110346134951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