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首頁 時政 國際 財經 高層 理論 論壇 思客 信息化 炫空間 軍事 港澳 臺灣 圖片 視頻 娛樂 時尚 體育 汽車 科技 食品
韓國頻道
首 頁 內政經濟文化軍事地方外交社會科技評論韓語娛樂旅遊時尚留學圖片TV商務

韓國形形色色的“嫌日”群體 社會影響仍然很局限

2015年12月25日 07:12:07 來源: 環球時報

  各式團體抗爭數十年 社會影響仍然很局限

  近看韓國形形色色的“嫌日”群體

  12月16日,由韓國“國民演員”崔岷植主演的賀歲檔大片《大虎》在韓國上映,這部以東北虎為主軸講述朝鮮半島被日本佔領期間民族大義的影片,讓很多韓國人滿懷期待。去年,同樣由崔岷植主演的抗日影片《鳴梁海戰》創下韓國票房史上最高紀錄。近兩年來,由于日本政治右傾越來越嚴重,韓國民間對日不滿情緒上升,抗日文藝作品不斷涌現。一個月前,東京靖國神社洗手間傳出爆炸聲,韓國人全某被圈定為嫌疑人。在不少人印象中,韓國人這些年的“反日”情緒很激烈,但具體到韓國“反日”組織,卻很難歸納、詳述,這與韓國社會對日態度的復雜性有關。正因如此,有韓國問題專家提醒説,看待韓日關係不能只著眼于韓國反日情緒,否則會出現嚴重誤判。

  持續20多年的“周三示威”

  12月23日,在首爾冬天蕭瑟的冷風中,為解決日本軍“慰安婦”問題第1210次定期“周三示威”在日本駐韓國大使館前舉行。《環球時報》記者在現場看到,市民團體“韓國挺身隊問題對策協議會”(簡稱“挺對協”)和學生200余人高喊著口號。從1992年至今,這一示威行動創造了世界最長的單一主題示威吉尼斯紀錄。

  1992年1月8日,星期三,在日本駐韓大使館前,幾位年邁的慰安婦受害者在民間團體的支援下勇敢站出來,指控日軍當年的罪行,開啟著名的“周三示威”。2011年12月14日,韓國慰安婦第1000次抗議時,在日本大使館門前豎立了一尊慰安婦少女銅像。

  “我就是活著的證人。”李榮洙奶奶是慰安婦受害者的一員,她此前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反覆強調:“我不同意用慰安婦來作為我們的標簽,我們就是被日軍強擄的性奴隸。”

  經過這麼多年的鬥爭,以李榮洙為代表的韓國慰安婦,早已成為反擊日本篡改和美化侵略歷史的鬥士。李榮洙多次前往日本、歐洲、美國作證。今年4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訪美期間,李榮洙“如影隨形”。然而,韓國健在的“慰安婦”受害者越來越少。目前,登記在冊的在世者僅46名。

  在慰安婦奶奶背後做支撐的,是“挺對協”——這個由37個韓國女性團體組成的組織,成立于1990年。“挺對協”對日有“七項主張”——承認日軍“慰安婦”罪行,查明真相,通過國會決議謝罪,法律賠償,歷史教科書記錄在冊,建立慰靈塔和資料館,懲罰責任人。該組織的主要做法有:組織“周三示威”,為高齡在世的慰安婦提供醫療支援、心理洽談,推動韓國政府在對日外交、國際組織活動中要求日本謝罪與賠償等。2014年8月29日,“挺對協”在韓國總統府召開記者會,就慰安婦問題向韓國總統樸槿惠發難。他們認為樸槿惠在慰安婦問題上對日本的要求遠遠不夠。

  從國內延伸到海外

  像“周三示威”與“挺對協”的故事一樣,在韓國,有這樣一群個人抑或團體,通過各異的“方式”,表達對日“訴求”。

  先看個人。今年8月29日,“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日軍侵略罪行圖片展”在首爾舉行,展出了揭露日軍南京大屠殺、731部隊細菌戰和強徵慰安婦等罪行的100余張歷史圖片。圖片展資料提供者之一是韓國新國家黨最高委員金乙東。金乙東的祖父是韓國著名抗日將軍金佐鎮,父親金鬥漢也從事過反日鬥爭。

  在韓國,類似反日、抗日義士的後人,是對日表達訴求的重要群體之一。今年8月12日,日本駐韓大使館前的“周三示威”過程中,一名八旬老人自焚。據了解,這名老人的父親是上世紀30年代從事抗日獨立運動組織的成員。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駐韓大使館門前的慰安婦少女銅像,創作者是韓國雕刻家金運成。雕像在韓國建成以後,越來越多的韓國人通過“她”了解到日本犯下的罪行。2013年7月,落戶美國加州的慰安婦少女銅像,也是金運成的“作品”。此外,韓國一些影視體育明星的“嫌日”言行近年也屢被曝光。

  再看團體。2015年6月17日,首爾廣場,韓國社團法人“亞太和平交流協會”敦促日方移交強徵勞工犧牲者遺骸,開展反對“明治申遺”的簽名運動;2014年7月11日,日本駐韓大使館前,韓國市民團體舉行示威,強烈譴責日本試圖解禁集體自衛權……

  類似組織有不少。“大韓志願服務機構聯絡網(VANK)”,是韓國一個以“獨島(日本稱‘竹島’)守護者”著稱的非政府組織,有上萬名會員,包括外國會員;“愛國國民運動大聯盟”,曾前往日本國會、文部省、自民黨總部等地方示威。2013年1月,為反對日本新任首相安倍晉三派出的特使團訪韓,“愛國國民運動大聯合”的會員金某在金浦機場記者會現場,拿出利器刺傷自己的腹部。此前,為抗議一名日本人在日本駐韓國大使館前的慰安婦少女像旁放置寫有“竹島是日本領土”的木樁,金某駕車撞向日本駐韓國大使館正門。

  像“挺對協”“韓國愛國國民運動大聯合”等都是日本媒體眼中的反日團體。據日本媒體報道,韓國保守團體“特殊任務執行者會”(今年4月,該組織在韓國釜山發起的反日示威中,向扮成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男子投擲雞蛋、麵粉),也是激進的反日團體,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除此之外,一些韓國海外組織和群體也受到日本關注。在日本,朝鮮人學校和韓國人聚集區(東京大久保和大阪鶴橋)被認為走出很多反日韓國人。一些在日韓國人組織,如“在日韓國民主統一聯合大阪本部”“在日大韓民國青年會”“在日韓國青年同盟”等,也受到日本“嫌韓”團體“關注”。

  在美國的韓國人團體也是關注對象。由于韓國人將慰安婦雕像豎立在加州,日本人覺得在國際上丟了臉,所以一直對在美韓國人團體進行批判,尤其指名道姓批判美國的“加州韓裔美國人論壇”。“加州韓裔美國人論壇”經常在6月去日本駐洛杉磯總領館前舉行抗議遊行。在美韓國人團體“韓國係美籍人選民評議會(簡稱KAVC)”也是日本右翼經常辱罵的團體。

  “反日”遠非韓國社會的現實

  有研究韓國問題的中國學者對《環球時報》記者説,除了以上團體和個人,表達對日訴求的還有韓國原子彈受害者遺屬、激進人士、進步勢力以及拿報酬的職業示威者。盡管這些個人和組織形形色色,要求日本正視歷史的聲音在高漲,但他們的影響力相對有限,韓國更稱不上是一個反日社會。

  2009年11月,韓國民族問題研究所發起、編纂的《親日問題研究叢書》人物篇——《親日人名辭典》發布,這是“韓國歷史上首次由民間人士來清理歷史”。該舉動在社會上得到較為廣泛的支援,但這一做法遭到保守派人士抨擊,認為是左翼分子對歷史的歪曲。

  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院政治室主任董向榮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説,理解韓國反日情緒,要從它35年被殖民歷史和1945年殖民結束以後開始看。1945年美蘇分區佔領半島後,韓國沒能對日本殖民問題進行清算,美國草率地接手半島,沒有什麼人員儲備,讓所有人在原崗位上繼續履行職責。

  “從那時起,有一些韓國人就特別生氣,覺得‘韓姦’(殖民時期為日本人做事的韓國人)應該得到清算,結果卻沒有,因此社會上有一部分人特別反日。”董向榮説,舊金山媾和之後,日本從敵人搖身一變,成為美國在亞洲的最主要盟友和戰略支撐。美國也一直致力于彌合韓日關係。韓國的親日力量和親美力量交織,維持了一個連續性,對韓國的政治生態有很多影響。這種傳承延續至今。

  今年8月,韓國《韓國日報》曾發表多篇報道,介紹韓國抗日有功人員後代的生活近況。根據該報委託專業調查機構進行的調查,1000多名調查對象中,75.2%的受訪者月收入低于200萬韓元(低于韓國社會平均水準)。韓國《國民日報》稱,“抗日獨立有功人員後代陷入貧困,但韓姦後代執掌大權”,這就是韓國當今的現實。

  董向榮認為,韓國對日本的態度比較復雜,某種程度上撕裂了韓國社會。韓國社會不同人群對一些歷史問題的認識完全相反,一部分人覺得日本人統治使得韓國被蹂躪;另一部分人覺得日本人對朝鮮半島的現代化、工業化進程有很大幫助。這兩部分人水火不相容。韓國社會親日力量很強,而且多是社會上層,但親日不能大張旗鼓。公開以某些較為極端的行動反日的,主要還是社會邊緣群體。

  董向榮對《環球時報》説,盡管韓國存在反日情緒,但必須認識到,韓國和日本是美國最重要的亞太盟國,在軍事安全、價值體係、經濟關係上相互依賴,這是韓日關係的根本,是大局。忽略了大局,僅僅著眼于表面的反日情緒會在判斷上出現嚴重誤判。


韓回應日外相訪韓報道:具體事項將在確定後發布

【糾錯】 [責任編輯: 董小嬌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010020071370000000000000011106021349497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