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日本政府應以正確言行取信中韓——訪日中友好協會事務局長矢崎光晴
新華網東京10月30日電(記者 沈紅輝)中斷三年的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將於近期重啟,日本日中友好協會事務局長矢崎光晴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説,日本政府今後應以正確言行取信中韓,維護大局,切實推進東北亞地區合作。
矢崎認為,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從2012年5月第五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之後中斷至今主要責任在日方。
2012年9月,野田政權強行推行釣魚島所謂“國有化”,導致日中關係急劇惡化。安倍政府同年上&後,在歷史認識問題上錯誤言行不斷,導致日中、日韓關係對立加劇,許多民間交流活動一度中斷。
矢崎説,日本國內外要求改善與鄰國關係的呼聲很大,尤其是經濟界。安倍已經感受到壓力,因此在2014年11月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積極尋求與中國領導人會面。隨後雙邊官方各層次對話陸續重啟,日中關係逐漸回穩。
矢崎説,在日中友好協會看來,民間友好交流對日中關係最為重要。日中人員交流歷史悠久,兩國政府應重視長年積累起來的民間友好關係,盡最大努力支持以年輕一代為主的民間友好交流。他期待此次領導人會議有助於推動雙邊人員往來進一步活躍。
對於歷史問題,矢崎説,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日本進行了侵略,這是常識,如今只有日本一個國家還在挑戰這種常識。安倍今後應反省侵略歷史,真正承襲“村山談話”,取信鄰國,改善同中韓的關係。這是安倍應該嚴守的底線。
矢崎認為,日中韓互為鄰國,加強各層次友好關係對彼此都有利,能實現共贏。中日韓領導人會議産生三年多空白期實屬異常,此次重啟令東北亞三國關係回歸“共同發展、互利互惠”的軌道。日中韓三國應以此次領導人會議為契機,加強合作,培育互信。
他説,作為東亞地區一員,日本應和中韓合作,建立各層次對話合作機制,同心協力對地區發展發揮積極作用,促進地區乃至世界的穩定和繁榮。對於中國提倡的亞投行和“一帶一路”倡議,日本應予以積極回應。
矢崎説,日中韓同為東亞地區重要國家。三國經濟關係密切,友好合作促進各自經濟發展。多年來,日中韓在各領域建立多層次交流對話機制,符合各自利益,也對地區乃至世界和平與繁榮發揮着重要作用。
推薦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