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前説到雲南,人們會想起"紅塔山"香煙;十多年前説到雲南,人們會想起大理、西雙版納等地的風光和民俗;如今説到雲南,人們想到的是《雲南映象》和《麗水金沙》。
  人們關於"雲南印象"的變化,恰恰印證了這些年雲南經濟發展走過的歷程。從煙草"一枝獨秀"到如今文化、生物資源開發等産業"百花齊放",雲南的特色經濟正支撐着全省經濟發展駛入快車道。[詳情]
"二次創業"讓雲南旅游由大變強
  在許多游客眼中,彩雲之南好玩的地方"實在太多了";在不少旅游界同行看來,雲南旅游産品不論數量還是質量,可圈可點之處非常多。在如潮的掌聲中,雲南旅游業已悄然開始了由大變強的“二次創業”。[詳情]
一個風情萬種的文化天堂
  "如果你愛他,請把他送往雲南,因為那裏就是天堂!"--一句流行網絡的經"好事者"篡改的詩句準確概括了雲南特色。幾年來,豐饒的雲南文化逐漸形成世人矚目的"雲南現象",成為繼旅游、煙草等名片之後又一枚耀眼的標籤。[詳情]
"雲花"為什麼這樣"紅"
  雲南是當之無愧的"中國花卉産業大省"。據雲南省花卉産業聯合會統計,2006年雲南省花卉産業總産值71.99億元;自1994年以來,雲南鮮切花産量已連續13年雄踞全國第一,在全國鮮切花消費市場上,雲南鮮切花佔據70%左右的市場份額。[詳情]
水電將成雲南第一經濟支柱
  多年前,雲南就因為其煙草業而聞名全國;近十年來,雲南又因為旅游而享譽海內外。如今,越來越多的人相信,十年後,雲南將因水電而聲名遠揚。
  雲南水能資源豐富,水能資源蘊藏量在1萬千瓦以上的河有300條。82.5%水能資源蘊藏於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三大水系。[詳情]
煙草産業助雲南經濟騰飛
  本報昆明電 7月是煙葉豐收的季節。在雲南的許多村鎮,大片挺拔翠綠的煙葉在田地間隨風搖曳,汗流浹背的煙農把剛剛收割的煙葉一捆捆抱上拖拉機,説説笑笑地送到收購站,以此換取辛苦勞作得來的報酬。[詳情]
走向東南亞南亞的大通道
  本報昆明電 毗鄰越南、老撾、緬甸三國的雲南省發揮區位優勢,正在加快建設連接東南亞、南亞的國際大通道,促進邊疆乃至西部對外開放。
  在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框架下,由雲南通往東南亞的越南、泰國、緬甸三國的國際公路進展順利。[詳情]
中國有色金屬之“雲南攻略”
  2007年4月11日,在中國A股市場上,是個載入史冊的日子--馳宏鋅鍺以154.00元刷新了2000年億安科技126.31元的A股股價最高紀錄,成為滬深兩市第一高價股,因此被冠以了史上第一“牛股”的稱號。[詳情]
生物産業:雲南的“朝陽”産業
  本報昆明電 近年來,隨着"雲煙"品牌享譽世界後,“雲花”、“雲茶”、“雲藥”、“雲果”、“雲菌”、“雲菜”等生物資源産品也正日益發展壯大,生物資源産業在特色經濟發展中的支撐作用不斷提升,目前已經成為雲南創造綠色GDP的重要産業,顯示出無比強勁的發展態勢。[詳情]
雲南省2006年經濟數據
一、GDP指標:
2006年GDP絕對額:4001.87億元
人均GDP:8961元
二、固定資産投資
2006固定資産投資:2220.5億元
三、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2006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88.88億元
四、進出口總額
2006年進出口總額:62.3億美元
五、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
2006年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10070元
六、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
2006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2250.5元        更多>>
  到過遼寧的人都知道,瀋陽和它東邊的撫順市,相距不過20公里,可在現行的行政區劃下,別説兩市共同發展,就連人們開車駛上區區18公里的高速公路,都得交上一筆錢:轎車五元,麵包車10元,大型車按噸位和座位收費20-25元不等。
  最近,瀋陽和撫順間的高速公路即將取消收費的消息,格外引人關注。[詳情]
國企改革繼續突破
  6月上旬,瀋陽機床集團30%的股權轉讓給美國加納基金,這起中國最大的機床企業股權轉讓事件的標誌性意義在於,國有企業集中的遼寧省正在加快國企改革步伐。
  遼寧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劉煥鑫日前接受本報記者專訪。[詳情]
裝備製造業裝備中國
  大連重工起重集團為嶺澳核電站二期工程設計製造出國內首&百萬千瓦核電機組反應堆廠房環形起重機;瀋陽機床研發的五軸臥式車銑複合中心,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大連機車車輛有限公司為我國鐵路第六次大提速提供貨運電力機車。[詳情]
軟體業:遼寧發展硬實力
  有人對大連高校IT相關專業畢業生進行跟蹤調查:六年前,留下就業的不足200人,約佔總數的15%,2006年,5000多名畢業生中,超過50%的人選擇了大連。
  2006年,大連吸引東北高校IT相關專業畢業生1000多人。[詳情]
老工業基地的新生
  每年超過12%的增長速度正在使老工業基地遼寧重新煥發生機與活力。[詳情]
經濟增長但未過熱
  遼寧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劉煥鑫就外界關注的遼寧經濟發展是否過熱等問題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態:遼寧經濟不存在過熱問題。
  劉煥鑫認為,遼寧經濟發展連創新高,主要得益於三個方面的改革與創新。 [詳情]
制度創新促振興
  林教授認為,他讚同"制度創新決定論"的觀點。通過對英美輪船運輸業、産權制度變遷等的研究可以發現,在不增加資本投入、沒有重大技術革命和技術創新的條件下,只通過制度創新也可以促進經濟增長。[詳情]
一個老國企的嬗變之路
  年近五旬的老工人張立安如今心情格外舒暢,他所在的瀋陽變壓器有限責任公司被特變電工收購後,産值連年翻番、利潤持續上升,自己的收入也翻了一番。
  張立安在沈變工作了23年,幹過質檢、生産部長等20多個崗位,與沈變經歷了從輝煌走向衰落,又從衰落走向新生的整個過程。[詳情]
遼寧省2006年經濟數據
一、GDP指標:
2006年GDP絕對額:9257.05億元
人均GDP:21802元
二、固定資産投資
2006固定資産投資:5689億元
三、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2006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34.6億元
四、進出口總額
2006年進出口總額:483.9億美元
五、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
2006年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10370元
六、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
2006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4090元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