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7-08-10 記者:李倩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本報昆明電
7月是煙葉豐收的季節。在雲南的許多村鎮,大片挺拔翠綠的煙葉在田地間隨風搖曳,汗流浹背的煙農把剛剛收割的煙葉一捆捆抱上拖拉機,説説笑笑地送到收購站,以此換取辛苦勞作得來的報酬。 自1982年雲南省政府把“兩煙”作為經濟發展的戰略重點以來,雲南煙草經歷了90年代末期的低潮後,逐步成為當地重要的支柱産業和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到了今天,這種波瀾壯闊的前進步伐更為明顯。據雲南省中煙工業公司總經理張水長介紹,2006年,雲南省的捲煙工業實現了産量、銷量和效益同比增長,品牌結構上升,庫存下降,主要品牌市場競爭力有所增強。據統計,去年全省捲煙實現銷售收入573.08億元,同比增長6.2%;實現稅利421.32億元,同比增長5.43%;重點扶持發展的“玉溪”、“雲煙”、“紅塔山”、“紅河”、“紅梅”、“紅山茶”六大品牌捲煙的全國商業總銷量達到548.9萬箱,同比增長31.58%。 業內人士認為,這些成績的取得,主要緣於雲南省捲煙工業企業加大深化改革的步伐。從2003年起,煙草産業順利實施了工商管理體制分離、省內外聯合重組、完善法人治理結構等重大改革,省內捲煙企業從昆明、玉溪、紅河、曲靖、昭通、楚雄、大理、春城、會澤等9家整合為紅塔、紅雲、紅河三家,三家企業各自向外擴展,下轄多個省內外捲煙生産企業。 儘管雲南省經濟結構和産業結構的調整後,煙草業不再“一支獨大”,但它對當地經濟發展、勞動就業、農業産業結構、農民經濟收入和社會穩定仍然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據雲南省煙草專賣局局長、總經理李萬興介紹,目前,雲南省的12個州(市)、99個縣有150萬戶煙農在種煙,栽煙面積達到536萬畝。 目前,面臨外煙不斷進入國內市場、地方品牌陸續崛起的競爭壓力,雲南要繼續保持煙草工業經濟的增長,關鍵在於提升一、二類捲煙的競爭力,培育出更多高檔、高端的捲煙品牌。雲南省中煙工業公司總經理張水長説,從2007年起,雲南省將把“玉溪”和“雲煙”作為一類捲煙品牌的重點進行發展,二類煙品牌的發展重點則以“紅塔山”、“紅雲”和“紅河”的二類規格産品為主。 在廣袤無垠的土地上,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雲南的烤煙長勢茂盛,正如雲南人內心萌動的想法,它有如一顆希望的種子,為當地經濟的騰飛帶來無窮動力。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