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鳳凰重生渤海灣
    2007-08-10        來源:經濟參考報

  遼寧省五點一線開放的重點——長興島。

區域經濟:陸地奔向海洋

  到過遼寧的人都知道,瀋陽和它東邊的撫順市,相距不過20公里,可在現行的行政區劃下,別説兩市共同發展,就連人們開車駛上區區18公里的高速公路,都得交上一筆錢:轎車五元,麵包車10元,大型車按噸位和座位收費20-25元不等。[詳情]

國企改革繼續突破

  6月上旬,瀋陽機床集團30%的股權轉讓給美國加納基金,這起中國最大的機床企業股權轉讓事件的標誌性意義在於,國有企業集中的遼寧省正在加快國企改革步伐。[詳情]

裝備製造業裝備中國

  大連重工起重集團為嶺澳核電站二期工程設計製造出國內首&百萬千瓦核電機組反應堆廠房環形起重機;瀋陽機床研發的五軸臥式車銑複合中心,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大連機車車輛有限公司為我國鐵路第六次大提速提供貨運電力機車……這些原本都要依賴進口的裝備製造業産品,如今正由“遼寧製造”裝備我國各行各業。[詳情]

軟體業:遼寧發展硬實力

  有人對大連高校IT相關專業畢業生進行跟蹤調查:六年前,留下就業的不足200人,約佔總數的15%,2006年,5000多名畢業生中,超過50%的人選擇了大連。[詳情]

制度創新促振興

  林教授認為,他讚同“制度創新決定論”的觀點。通過對英美輪船運輸業、産權制度變遷等的研究可以發現,在不增加資本投入、沒有重大技術革命和技術創新的條件下,只通過制度創新也可以促進經濟增長。瀋陽鐵西工業區也是通過土地置換制度、對外開放取得成功。從這個意義上説,制度創新是經濟增長的引掣。[詳情] 

劉煥鑫:經濟增長但未過熱

  遼寧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劉煥鑫就外界關注的遼寧經濟發展是否過熱等問題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態:遼寧經濟不存在過熱問題。[詳情]

老工業基地的新生

  中央確定東北振興戰略的三年多來,遼寧省經濟連年快速發展,屢創新高。今年上半年,遼寧省經濟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實現了速度和效益同步發展,全省經濟整體運行質量達到改革開放以來同期最高水平。[詳情]

一個老國企的嬗變之路

  年近五旬的老工人張立安如今心情格外舒暢,他所在的瀋陽變壓器有限責任公司被特變電工收購後,産值連年翻番、利潤持續上升,自己的收入也翻了一番。[詳情]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