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貸款買房人比作“房奴”不客觀
  新華網海口8月18日專電 在17日開幕的2007年博鰲房地産論壇上,建設部原副部長楊慎直言目前房價高的原因是由於人民群眾住房需求數量和質量不斷增長,住房消費同我國城鎮化進程是成正比的。他不同意時下的“房奴”一説。 [詳情]
    □相關評論
要正視而不是回避“房奴”現象
  就在“房奴”被否認的同時,“房奴”一詞卻入選了近日國家語委公布的新詞。這從一個側面説明,民間對“房奴”現象的高度認可,前不久,也有學者認為高房價影響了人的發展權等權益。[詳情]
請寬容“不同意‘房奴’説”
  如果我猜得不錯的話,楊先生肯定要成為眾矢之的了:因為他説了一句複雜語境下的真話。當這句話被抽離出來的時候,就有了民情激憤的輿論效應。寬容“不同意‘房奴’説”的論調,起碼有助於我們反思中國住房消費“價格畸形”表象後的詭異。[詳情]
房價飆漲猛於虎,官員忌諱言“房奴”
  古有掩耳盜鈴的成語典故,比喻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飾行為。然今天的版本無疑更進一步,不但自己掩耳盜鈴,而且要求別人在他們盜鈴的時候也把耳朵掩上,也屬登峰造極了。[詳情]
請問,中國真的沒有“房奴”嗎?
  其實,即使承認存在“房奴”又何妨呢?這樣不是可以讓我們更加深刻認識到住房建設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還有許多的矛盾需要解決,從而更加重視此項工作嗎?[詳情]
原副部長“否認房奴説”惹爭議
  “房奴”是客觀存在的,不會因為有些人不願意承認而自動消失。“房奴”一説已經揭開了房地産的遮羞布,我以為,高層該正視並解決房地産遮羞布後面的問題了,否認或漠視只能使問題越來越嚴重,只能使社會越來越不和諧。[詳情]
房價象過山車飛奔 想不當“房奴”行嗎?
  要去掉這丟人顯眼的房奴“兩字”其實也不難,那就是把住房問題作為最大的民生問題去注重,加大建造足夠的經濟適用房、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加強房價監管和調控,嚴厲查處城鎮建設領域與開發商、建築商等相互勾結、權錢交易的案件。[詳情]
買房者才有資格談“房奴”感覺
  不知道誰是“房奴”的發明者,它擊中“買了房差不多每天就為房子工作”的現實痛感,所以一誕生,就成為流傳廣泛、深入人心的流行語,以至於教育部近日發布的《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06)》中,“房奴”已成漢語新詞語選目。[詳情]
是不是房奴,須聽買房者的聲音
  不知道誰是房奴這個詞的始作俑者,因為它觸及到了當下買房者切身的利益感覺和房貸壓力下的焦慮,恰如其分地擊中了公眾“買了房差不多每天就為這個房子工作”的現實痛感,所以一誕生就成為一個最貼切的描述公眾高房價感覺的詞語。[詳情]
要正視而不是回避“房奴”現象
  就在“房奴”被否認的同時,“房奴”一詞卻入選了近日國家語委公布的新詞。這從一個側面説明,民間對“房奴”現象的高度認可,前不久,也有學者認為高房價影響了人的發展權等權益。[詳情]
“房奴説”的背後是意見表達
  如果房奴説背後的意見訴求得不到回應,反而被視為不理性的情緒化宣泄而忽視,那麼正處於買房壓力或面對買房壓力的人是難以接受的———他們不僅看到了不斷飛漲的房價,也看到了個人利益被忽視的現實。[詳情]
不同意房奴説,是不是也是“天語”
  作為一個曾經在建設部任過高級職務的官員,説出這樣讓百姓不能接受的觀點,我是滿肚子的疑惑和不安。8月19日,有媒體報道説,今年75歲的陳老先生會説一種無人能懂的怪語言,念一個字能發兩個音,被稱為“天語”。[詳情]
房價居高不下“房奴”存在不是虛言
  因此,對於楊慎先生不同意時下“房奴”一説,筆者認為,話語表達脫離了客觀存在的現實。在目前,廉租房、經濟適用房制度作為我國住房保障制度還沒有完全建立完善之前,房地産價格不斷飚升,只能會“培育”出越來越多的“房奴”。[詳情]
房奴的苦惱部長你永遠不懂
  奴的苦惱你永遠不懂,楊先生,因為你曾經是副部長,你的身份和地位,決定了你不可能站在一個“房奴”的立場來看待“房奴”,“房奴”是一個只屬於我們的詞。我不認為你錯了,但我不得不説,也許正是由於你們的不懂,才會更多的“房奴”。[詳情]
房奴産生是住房的公共品質喪失
  其實,遏制虛高房價僅需捅破一層紙,就是徹底杜絕炒房、囤房行為。當前,炒房、囤房抬價等現象很嚴重,據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就在去年一季度,全國商品房空置面積達1.23億平方米。[詳情]
房奴一説不是洪水猛獸
  潘石屹們還在抱怨商品房利潤低,任志強們還在叫囂着自己不是為窮人服務的,開發商的良心更不可靠,民眾要圓住房夢只能指望政府,指望政府的作為。楊副部長的發言可是代表政府的聲音,如此站着説話腰不酸。[詳情]
糾纏“房奴”稱呼無意義 整頓房價畸高才是重點
  讓大多數人摘掉 “房奴”的帽子,已經成為一個不可回避的命題。而不是出於某種吊詭的目的,空談什麼“房奴”説法客觀不客觀、你個人同意不同意。房價不是“房奴”客觀與否的文字游戲。[詳情]
承認存在"房奴"又何妨 中國真的沒有"房奴"嗎?
  其實,即使承認存在“房奴”又何妨呢?這樣不是可以讓我們更加深刻認識到住房建設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還有許多的矛盾需要解決,從而更加重視此項工作嗎?[詳情]
房奴實質上是消費主義時代的透支一族
  因此,撇開專家學者評論人政府官員那些深刻的分析,我覺得,房奴看似房子的“奴隸”,其實是被消費主義牽着鼻子的“奴隸”,至少,是消費主義時代的透支一族。[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