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奴一説不是洪水猛獸
    2007-08-20    李萬友    來源:中國網

    在2007博鰲房地産論壇上,建設部原副部長楊慎直言目前房價高的原因是由於人民群眾住房需求量增長,住房消費同我們城市化進程成正比的,他並不同意時下房奴一説。(8月19日《新京報》)

    楊副部長之所以不同意房奴一説,在他看來是因為這一説法不客觀。可在我看來,這一説法比較實在,也非常客觀。再説,是不是房奴購房者最有發言權。房奴一説又沒有什麼不妥,既不會讓人感到羞恥,更不會是洪水猛獸讓人感到不安。
    事實上,房奴一詞,於2006年開始在媒體上流行,其十分恰當地描繪了高房價下購房者的真實生活寫照,如今早已家喻戶曉,植根人心,這一説法也已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同。在這樣的現實語境下,楊副部長卻逆流而行,這無亦於惹火燒身。對此,網友的憤怒也非同一斑。有網友説“人不能無恥到這種地步” ,也有的説“楊慎,楊慎,説話慎着點!”
    很明顯,這是站着説話腰不酸。目前,高房價已壓得普通民眾喘不過氣來,於是發出“一套房子,一輩子”、“我們都是房奴”的吶喊。建設部作為國家房地産最高主管機關,房價的高低,民眾的住房問題與建設部的行政作為有着直接而重要的關係,作為建設部的高級官員,即便不在任上,也理應了解民眾的心聲,認真傾聽民眾對房價的吶喊,可不能這樣信口開河。
    在某些城市很多普通民眾辛苦一輩子,到頭來只苦得一套住房。再説,中國人的收入只有美國人的大約1/30,卻要負擔跟美國人同樣高的房價。以前有個故事説,一個美國老太太和一個中國老太太在另一個世界不期而遇,兩人都如釋重負。中國老太太説:“我工作了一輩子,終於存夠了買房子的錢!”而美國老太太卻説:“我工作了一輩子,終於把銀行的房貸還清了!” 現在我們的不少購房者不也成“美國老太太”了嗎?難道這還夠不客觀嗎?
    對於房價高的原因我們聽得太多,以前有政府緊縮土地作用的“後果”,有職能部門“消耗”總房價40%的“功勞”,有媒體無形與有形的炒作,有房産商的大肆炒作等。這些我們都聽得懂,心裏也明白。然而,對現在楊副部長對高房價原因的“新解”,我們卻是一頭迷霧,不知是楊副部長的專業水準太高讓我們無法理解,還是我們的學識有限。即便是前者,楊副部長也不能不體貼民情,吸吶民意,談房價高的原因就談吧,何必惹怒民眾,惹怒房奴,不同意房奴一説。難道是房奴丟了建設部,甚至是國人的臉嗎?
    潘石屹們還在抱怨商品房利潤低,任志強們還在叫囂着自己不是為窮人服務的,開發商的良心更不可靠,民眾要圓住房夢只能指望政府,指望政府的作為。楊副部長的發言可是代表政府的聲音,如此站着説話腰不酸,不理解和尊重民心、民意,民眾還能指望誰?相信誰?就算這樣的“新解”百分之百正確,解決措施十分得當,沒有民眾的支持,解決不了高房價問題又如何。依我之見,還是不要站着説話腰不酸,多考慮民眾的感受為好。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