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經參 財智
|
經參 思想
|
經參 讀書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經濟參考網讀書頻道
人腦與計算機的區別不過如此
在2004年我們讀到《新勞動分工》這本書的時候,我們對列維和莫尼恩的觀點極其信服。那一年,我們對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局(DARPA,全稱為“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主辦的無人駕駛汽車挑戰賽的初步成就更為信服。 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局成立於1958年(與蘇聯的人造地球衛星計劃遙相呼應),其主要任務是推進軍事應用領域的科技進步。2002年,研究局宣布,它將舉辦第一屆無人駕駛汽車挑戰賽,這場比賽將在加利福尼亞州的莫哈維沙漠(Mojave Desert)舉辦,屆時所有完全無人駕駛的車輛都要完成150英里(1英里≈1.6千米)的賽程。15名在預賽中取得良好成績的參賽選手將參加最後的角逐,賽事被安排在2004年3月13日。 但這次挑戰賽的結果很讓人氣餒。有兩輛汽車並沒有到達賽車起跑區,其中一輛在起跑區就翻車了,3個小時過去了,只有4輛車還在參賽。最終的“獲勝者”是卡內基–梅隆大學代號為“沙漠風暴”的賽車,它跑了7.4英里(還不到總賽程的5%),最後由於急轉彎撞在了一段路堤上而退出了比賽。最終比賽設立的100萬獎金無人認領,《科技新時代》(Popular Science)雜誌則把這次比賽戲稱為“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局的沙漠大崩潰”。 然而,幾年過去了,“沙漠大崩潰”卻變成了“101國道上的樂趣”——我們之前體驗過的。2010年10月,Google公司在其博客上公告稱,它們公司的無人駕駛汽車可以在美國公路,甚至是高速公路上的車流中,做短暫行駛了。到我們2012年夏天親身體驗無人駕駛汽車時, Google“私人司機”研究項目已經擁有了一支小規模的車隊,並且保持了數十萬英里無人駕駛的行駛紀錄——這期間只發生了兩次交通事故。其中一次事故發生在一位駕駛員駕駛Google“私人司機”項目的車輛時,另一起事故則是該項目的一輛汽車在等紅燈時被一輛由個人司機駕駛的汽車追尾了。當然,可以肯定地説,仍然有很多情況是Google汽車無法操控的,尤其是在複雜的城市交通環境中或者越野行駛的環境下,當然還有在Google地圖上都無法精確標示的地點。但根據我們在101國道上的體驗經歷,我們相信Google汽車是能夠輕鬆應對車輛日漸增多的日常行駛環境的。 可以説,僅僅在幾年時間裏,自動駕駛汽車就從科幻小説裏的題材越躍到了實際路況行駛之中。一邊是一流的研究成果還在解釋為什麼自動駕駛技術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能實現,而另一邊是一流的科技手段卻能在短短幾年的時間裏把這一切都變成了現實。這種科學和技術的飛躍式發展,僅僅在六七年的時間裏就從“潰敗”轉向了“成功”。 自動駕駛汽車技術的飛速提升使我們想到了海明威對一個人走向破産的描述:“逐漸地,然後就是突然地。” 然而,自動駕駛汽車並不是一種奇怪的事物,它們屬於大規模爆發的新技術模式的一部分。實際上,一些技術進步緩慢發生很長時間了,這些技術進步覆蓋了一些與計算機、機器人及其他數字化工具相關的挑戰——是那些最久遠、最難以逾越的挑戰。然後在過去的幾年裏,突然出現了爆發,數字化工具開始突飛猛進,它們不僅可以駕輕就熟地完成各項以前無法勝任的任務,還能展示在一般人眼裏任何時候都不會獲得的技能。讓我們一起看一下最近的讓人吃驚的技術進步。
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頁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