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經參 財智
|
經參 思想
|
經參 讀書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經濟參考網讀書頻道
第1章 公眾風潮的成因與時機
2007年5月1日早晨,剛剛醒來的凱文 羅斯(Kevin Rose)怎麼也想不到,自己就要經歷平生最意味深長的一天了。這是拜他自己的客戶所賜——他們“起義”了。 如果你腦海裏有一幅21世紀互聯網創業者的漫畫,凱文大概酷似畫中人物。他27歲就創辦了自己的公司Digg。我們造訪之時,他一整天沒刮鬍子了,穿的是一件敝舊的灰綠色T恤,還拿自己的不修邊幅來調侃。他説話時一副基努 裏維斯(Keanu Reeves)那種漫不經心的腔調。但只要仔細聽聽,你就會意識到此君其實玲瓏剔透。《商業周刊》(BusinessWeek)都拿他作封面人物。他完全了解互聯網上大眾推動的巨潮,絲毫不遜於我們認識的任何人。正因如此,5月1日那天所發生的事才格外出人意料。 Digg.com的會員在這家網站上可以為新聞消息投票並發表評論。任何人都可以參加,只要在互聯網上隨便什麼地方點擊某條新聞來“挖掘”它就成了,而且Digg網站還將最熱門的新聞放在首頁上。Digg的讀者所挖掘的不止是新聞,還有博客帖子以及其他網絡站點——任何新鮮的東西都行。這家網站採用了複雜的算法,可以計算出人們挖掘的是新聞還是舊聞,並幫助防止作弊。但這只是基礎理念。鋻於互聯網每天爆出的新聞鋪天蓋地,Digg算是篩選重要新聞的一條途徑,因為跟你自己一樣的讀者會對新聞投票評分。 就在5月1日事件之前半年,凱文曾對我們説:“一大早醒來我就會想:‘頭版上不知道又會出點什麼?’這種感覺真古怪。”看來他倒是先知先覺。 事件的起因是一位名叫“Rudd-O”的博主,4月30日他在博客發了這麼一份帖子: 把這串數字傳開去 09 F9 11 02……想知道它為什麼這麼重要嗎? 電影業對“鬼魅超距作用”網站(Spooky Action at a Distance)發出威脅,揚言要起訴它侵犯版權,就因為它發布了這串數字。 我簡直不曉得一串數字也有版權。 不管了,話説這到底是什麼呢?——原來是高清數字視頻光盤(HD-DVD)的處理密鑰,迄今為止發行的大多數電影都使用它。 它等於在説:新的高清數字視頻光盤格式密碼已被破解。任何人只要憑藉相應的技術能力,如今就能拷貝這些原來以為無法拷貝的高清影片,而“Rudd-O”正大聲嚷嚷這事兒。 對於Digg網站的技術控網友來説,這簡直就是猛料。還不到一天,給這條新聞投票的Digg會員就達到1.5萬人,結果這串絕密密鑰的鏈結就在Digg首頁上高居榜首,人人都能看到。 可想而知,電影行業不答應了。被“Rudd-O”聲稱破解的密碼正是高級內容訪問系統授權管理局(AACS LA)所創建的,它的後&包括迪士尼(Disney)、華納兄弟公司(Warner Bros.)、索尼(Sony)、微軟(Microsoft)和松下(Panasonic)等企業。這家組織決定予以回應。東芝公司(Toshiba)律師兼高級內容訪問系統授權管理局主席邁克爾 B. 埃爾斯(Michael B. Ayers)對我們解釋説:“我們有要求遵守規定的合法權利。散佈(這條密鑰)只可能有一種原因,那就是規避法律。”——也就是説,要想繞過版權保護。因此邁克爾理所當然地讓高級內容訪問系統授權管理局的律師團向Digg發送了一份要求“停止並終止”傳播消息的電子郵件。此刻大家可要記住,Digg本身並未侵犯任何版權,也沒有黑過任何密碼——這家網站只是回應了會員對最熱門新聞報道的索求而已,這本來就是它歷來的做法。但Digg不想惹上一場難纏的官司,於是撤掉了那條鏈結(並在Digg公司博客上發帖做了解釋)。 然而互聯網上最強大的勢力並非律師和創業家,而是公眾。憑藉科技武裝起來的公眾不會總是乖乖就範。傳媒不再規規矩矩地受限於報紙、雜誌和電視這類四四方方的狹小天地。人們相互&&,彼此汲取力量,而且總是成群結隊地這麼做。即便是凱文 羅斯這等互聯網奇才,他們的力量也來自於這樣的群體,因而也得看公眾的眼色。於是事後看來,下一步發生的事情便是勢所必然。“Keithburgun”的人將這段演唱的視頻貼到了YouTube上。6?Digg會員格蘭特 羅伯遜(Grant Robertson)借用20世紀90年代電視節目《新聞電台》(NewsRadio)中的一段俏皮話來形容這次事件:“你別想從互聯網上撤銷什麼東西,那無異於想舀出游泳池中的尿。”這場爭端成了新聞,記者也開始在互聯網上發帖報道。 與此同時,這些博客帖子和新聞報道又有許多出現在Digg網站上,並立即開始進軍排行榜。Digg管理人員恪盡職守,把凡是提及那串被禁密鑰的帖子統統撤掉。然而當時的情形就跟在“打地鼠”游戲中一樣,害蟲很快就重新冒出來,你打都打不過來。 第二天Digg放棄了。Digg創辦時依據的理念就是由會員來決定什麼樣的消息才算新聞,此時它發現會員們不願聽從它的決定。Digg夾在一場官司和自己的受眾之間,只得向其中更強大的勢力服軟:它的受眾。當天傍晚凱文在公司博客上這麼寫道: 來挖這條消息:09-f9-11-02-9d…… 作者 凱文 羅斯,2007年5月1日晚上9點於Digg網站 今天簡直讓人神經錯亂。作為Digg的創始人,我只想發帖説説自己的想法…… 在構建和塑造本站時,我總是盡力事必躬親。(但是)我們始終都賦予本站會員群體一定的權力(來決定是挖掘還是埋葬)。偶爾我們會出面撤掉違反我們使用條款的新聞……因此今天這日子真讓我們不好過。我們得決定是否遵照一項“停止與終止”要求而撤掉包含一串密鑰的新聞。定奪是必需的。由於不想讓Digg陷入被中斷或關閉的境地,我們便決定服從人家的要求,撤掉包含密碼的新聞。 然而如今經過數百條報道、數千條評論後,你們的態度已經很清楚了。你們寧願看到Digg站着死,也不願看到它向大企業折腰。我們明白大家的意思了,從即時起我們再不會刪除包含這串密鑰的新聞或評論,管它什麼後果,我們都會去應付。 就算輸了又有何妨?至少我們是力戰而亡。 大家繼續挖。 凱文 第二天,605條新聞報道講述了Digg撤銷鏈結、隨後又做出了相反決定的經過。電影行業的代表們本想讓Digg撤銷那條新聞,結果反而讓事情鬧得更加沸反盈天,這下可好,那條新聞是再也撤不掉了。在事件關頭齊聚互聯網的人們掀起了所向披靡的公眾風潮。
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頁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