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體曝光一家名為“祥鵬恒業”的第三方貿易公司,通過偽造商品授權書、海關關單等方式,在聚美優品平台上銷售假冒奢侈品。這一消息被曝光之後,隨即發現,祥鵬恒業與京東、一號店等電商平台也有合作。28日下午,聚美優品、京東紛紛承認售假,並已緊急下架關閉涉嫌售假的“祥鵬恒業”。

  關於祎鵬恒業商貿有限公司

  祎鵬恒業商貿有限公司是聚美優品的供貨商之一,在工商部門的註冊地址是河北三河市的燕郊鎮的一所普通居民樓裏的民宅。祎鵬恒業的官方語境下,他們海外供貨商採購的正品,通過正規渠道進入中國市場,但紙箱上的快遞單説明他們來自湖北武漢,當然,根據貨品不同,有些箱子的發貨地也會是浙江、福建或廣東。

  第三方售假 電商該當何責?
  現行《消法》確立的原則是:首先,由銷售者或者服務者承擔責任;但如果電 商平台不能提供銷售者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方式的,消費者也可以向 電商平台索賠;如果電商平台之前做出更有利於消費者的承諾,則應當履行承 諾。照此,如果聚美能提供“祥鵬恒業”的真實名稱、&&方式,就不用承擔 賠償責任了。 但這也不是絕對的。
  現行《消法》還規定:如果電商平台“明知”或者“ 應知”銷售者利用其平台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而未採取必要措施的,則要承 擔連帶責任。[詳細]
  網友評論

沒蠟筆的小新:本來網購靠的就是信任,然而聚美居然“售假”,踐踏消費者對自己的信任。為了些不知名的小廠商,砸了自己的牌子,有了“錢途”,卻丟了前途,何必呢?
颶風11:301買過,應該是假貨,向這樣的平台對入駐的商品有着非常嚴格的審核。為什麼等出事了才會想起奢侈品部門滾蛋呢。平時對管理部門的不夠,還是利益的驅使。
Saw-孫小政:作為一個中樞平台、就算廠家貨是假的,聚美優品、京東就不應該存在讓假貨進入市場,檢查在哪?廠家給點回扣,就在合格證上簽字,這叫受害者?
喬巴快到碗裏來--:買的人都是那種不想花太多錢去專櫃買,又想用品牌,用腦子想想都知道那些大牌子那麼大的折扣能是真貨嘛。
小小醫濕家明:京東確實有少量真貨,但假貨、次品、翻新貨同樣猖獗。並且一旦買了,退換非常麻煩。淘寶雖有假貨,但你出的是假貨的價格,可以隨意更換,退款。京東,再見不送!    
DBC電商:作為獨立的電商平台,供應鏈管理是平台自有系統,知假售假,別想撇開關係了。


   媒體曝光:聚美優品等電商被曝售假奢侈品
 電商假貨鏈條暗訪調查:聚美等平台涉嫌知假售假[詳細]
 聚美優品被曝售假股價連跌 曝光只是冰山一角[詳細]
 奢侈品假貨門重創電商新貴 聚美優品等緊急下架閉店[詳細]
 聚美優品涉嫌知假售假 京東亞馬遜1號店等捲入[詳細]
 京東聚美涉嫌知假賣假:海淘奢侈品實為高倣[詳細]
 聚美優品“知假賣假” 網友稱:太心寒[詳細]
 聚美優品緊急關閉涉假店舖 電商平台商戶資質引擔憂[詳細]
   聚美優品、京東售假回應
 京東已關閉店舖並展開調查
  京東28日回應稱,已經對百納時尚店舖立即進行了關店處理,並已經開始對運營該店舖的公司進行調查。“針對在該店舖購買了商品的消費者,我們可以提供無條件退貨服務。”[詳細]
 聚美優品聲明:關閉涉假店舖 無條件退貨
  針對媒體報道供應商祥鵬恒業通過聚美優品等多個電商平台涉嫌售假一事,聚美優品在28日下午發表聲明稱:已關閉該違規供應商祥鵬恒業的店舖,並將所有商品緊急下架,同時提供無條件退貨處理。[詳細]
 
   市場影響:聚美股價應聲下跌
 聚美優品陷“售假門” 28日股價跌幅達4.18%
    國內電商平台聚美優品等28日被媒體指出涉嫌知假售假。28日,美股收盤聚美優品股價下跌1.32美元,收報30.28美元,跌幅達4.18%。[詳細]
   假貨如何流入電商平台
 供應商偽造奢侈品品牌授權書
  據騰訊科技了解,祥鵬恒業無論是阿瑪尼、Burberry等各個奢侈品品牌的授權書,還是能證明這些奢侈品是“海外購”産品海關關單,均係其用PS軟體偽造的。該公司通過掃描其它公司的授權文件以及海關關單,通過修改日期及公司名稱等方法,將自己的公司渠道“移花接木”為正式授權,並從海外進貨的正經渠道。[詳細]
 貨源問題難解決是奢侈品電商的硬傷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國內的奢侈品電商平台能從品牌商手裏獲得真正授權的微乎其微,大部分是通過海外代購或從經銷商、代工廠、奧特萊斯等渠道中“掃貨”的方式來進貨,這樣就造成了貨源的不穩定以及被國內授權代理認為是“假貨”的情況出現。[詳細]
 第三方平台資質審查漏洞是主因
  “聽好幾個朋友説過在聚美買到假貨,但消費者維權成本太高,多數不了了之。”市民王小姐&&,那麼便宜的奢侈品,怎麼可能是真的。 一位電商人士&&,供應商才是最大的問題所在,“當然作為平台,對商品是有審核責任的,也該對用戶負責。”[詳細]
   評論:聚美豈能成“聚假”
 奢侈品電商假貨為何屢禁不止?
  一系列貨源的制約,讓電商平台很大程度上依賴第三方銷售商進行奢侈品的售賣,而奢侈品領域的高額利潤,也讓不少第三方商家鋌而走險。[詳細]
 聚美成“聚假”,豈能退貨了事
  下架停售只是一種應急姿態,於法治社會而言,制假售假顯然不是退貨了事那麼簡單。今年剛剛實施的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亮點之一,就是違法經營的懲罰性賠償數額大大提高。[詳細]
 聚美優品們,別只甘心做個假貨“搬運工”
  中國電商業已然行至由價到質、由年輕到成熟、由擴張到規範的關口上。作為一路快跑的上市公司聚美優品們,下一步的目標絕不該是甘心做個假貨的“搬運工”,而應考慮如何完成真正的涅槃。[詳細]
天天3.15 經濟參考網綜合,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李會平 美編:吳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