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改造升級農貿市場 持續開展環境衛生整治

2022-06-20 08:24   來源: 海南日報

  原題:海口改造升級農貿市場,持續開展環境衛生整治

  城市“暗角”成文明亮點

  “剛摘的本地西紅柿,新鮮又水靈,要不要來點?”6月19日上午,在海口金貿文華農貿市場,穿著白色運動鞋的攤主胡泉玲看到有顧客經過攤位,便熱情地推薦起當天的時令菜。

  胡泉玲在文華農貿市場賣菜已有十余年。她從未想過,有一天自己可以穿著白色運動鞋在市場賣菜。

  “以前的菜市場污水橫流,蚊蠅亂飛,爛菜葉子、菜幫子扔得到處都是。特別是到了夏天,菜葉腐爛的酸臭味混雜著海鮮的腥味,令人反胃。”胡泉玲説,過去她都是穿著膠鞋在市場裏賣菜,“要是穿著白球鞋在這裏待上一天,鞋子肯定會面目全非。”

  近年來,海口對全市農貿市場進行改造升級,並持續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徹底讓農貿市場從過去的城市衛生“暗角”變身現在的文明“窗口”。

  如今,走進海口的各大農貿市場,地面清爽幹凈,看不到垃圾和水漬的印跡。“為維護環境的衛生整潔,每個攤位邊緣我們都裝上了15釐米高的防水邊欄,防止水滴落打濕地面。每晚閉市後,市場也會安排保潔人員對地面進行清洗消毒。”金貿文華農貿市場市場管理部主任陳文利介紹。

  同時,為防止攤主亂丟亂扔,農貿市場還同每位攤主簽訂了“門前三包”協議。若有攤位出現“臟亂差”情況的,將被處以50元至200元不等的罰款。“罰款資金將用于購買口罩等防疫物資,助力疫情防控。”陳文利説,看到環境變得幹凈整潔,攤主更加自覺維護市場環境,“每天賣完菜他們都會把周圍清理幹幹凈凈,隨手亂扔垃圾的情況幾乎看不到了。”

  除了衛生環境變好,海口還對農貿市場進行了“智慧”升級。

  “滴!”顧客宋女士買完菜,用手機掃了胡泉玲攤位前“智能秤”上的二維碼支付錢款後,手機頁面上立即顯示了攤主的姓名、聯繫電話、相關證照以及快檢記錄等資訊。

  “這是海口政府職能部門統一發放的‘智能秤’,可實現産品溯源,讓每棵青菜、每塊肉都有一張屬于自己的‘身份證’,保證消費者的食品安全。”陳文利介紹,智慧農貿市場運作模式,將智能監控、電子化結算、肉菜追溯體係建設等融入農貿市場繡花式精細化管理中。

  “隨著市場環境不斷提升,客人越來越多,我們的生意也越來越紅火。”胡泉玲説,如今他們夫妻倆已從小販升級為小老板,又請了一個幫工幫忙,“現在感覺菜市場幹凈了,顧客來了都覺得舒心暢快。”(記者計思佳)

[責任編輯 張瑜 ]
010070300010000000000000011116591128756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