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浦經濟開發區:打造“樣板間”作出新示範

2022-06-19 08:49   來源: 海南日報


坐落在洋浦經濟開發區濱海文化廣場的洋浦展示館。海南日報記者 陳元才 攝

  原題:洋浦經濟開發區用好政策優勢,大膽創新、先行先試

  打造“樣板間”作出新示範

  日前,前來海南考察的阿聯酋駐華大使阿里·奧貝德·扎希裏專程來到洋浦經濟開發區,參觀洋浦展示館。這是該館正式開放以來接待的首位外國大使。

  洋浦展示館有多火?一組數據可以説明——從4月16日接待第一撥參觀者開始,到6月16日,兩個月共接待了164個團隊,人數達3500多人次。

  今年4月12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儋州市考察調研。在展示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洋浦經濟開發區作為海南自由貿易港先行區、示範區,要總結好海南辦經濟特區經驗,用好“中國洋浦港”船籍港的政策優勢,大膽創新、先行先試。

  牢記囑託,沿著總書記指明的方向砥礪前行,洋浦前景光明。而這一“光明前景”的“施工圖”“總藍圖”,在這個展陳面積2600平方米的展示館裏清晰可見。


近日,相關企事業單位人員參觀洋浦展示館。海南日報記者 陳元才 攝  

  在這裡看巨變 洋浦已成為海南産業重鎮和對外開放前沿

  6月16日下午,海南日報記者來到洋浦展示館時,館長趙振威正在給參觀人員進行講解。展示館內,文字、圖片、實物等展陳,展示了洋浦開發建設30年的發展歷程、建設成就。

  洋浦巨變,其中一個重要方面是産業的發展。

  趙振威清楚地記得,阿里·奧貝德·扎希裏在展示館參觀時,在石化産品展示區停留了近20分鐘,並不時跟洋浦管委會首席規劃師林光明進行交流,足見其對海南石化産業的發展十分關注。

  石化産業是洋浦的支柱産業之一。在海南自貿港建設啟動後,洋浦充分利用油氣産業上遊資源和海南自貿港政策優勢,規劃建設石化新材料産業園,聚焦石化新材料項目進行精準招商。

  隨著100萬噸乙烯、漢地流體、巴陵石化、京博石化、金髮科技、儀徵化纖等項目的落地,洋浦已完成了從煉油到芳烴、到烯烴,再到石化新材料的産業升級。預計到2025年,洋浦石化産業産值將達到1400億元,成為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綠色生態石化産業基地。

  不僅如此,借助西部陸海新通道國家戰略的垂注,洋浦落實早期安排,爭取早期收穫,建設國際航運樞紐,發展石化、新型離岸國際貿易等産業,以全省千分之三的土地創造了全省三分之一的工業總産值、二分之一的貨物進出口量。

  “中國洋浦港”船籍港政策是落地最快、也是最有成效的海南自貿港政策之一。2020年6月1日,《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發布當天,該項政策同時落地。截至目前,註冊為“中國洋浦港”的國際船舶達33艘,總載重達516.79萬噸,助力海南的國際船舶總噸位歷史性躍居全國第二。

  如今的洋浦,已成為海南産業重鎮和對外開放前沿。

  洋浦展示館展出的“中遠海運興旺”輪模型。該貨輪是首艘以“中國洋浦港”為船籍港的貨輪。 海南日報記者 陳元才 攝

  在這裡看前景 自貿港政策紅利為企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在展示館産品展示廳,一個白色的帆船模型十分引人注目。這是按照奧運會帆船比賽標準設計建造的36英尺單體專業賽事帆船的模型。

  帆船實物就存放在洋浦保稅港區海南康和船業有限公司的生産車間裏。2011年,海南康和船業將擁有50餘年遊艇製造歷史的澳大利亞遊艇品牌Commodore(康麥德)整體收購並搬遷至洋浦保稅港區,成為海南省目前唯一一家取得中國船級社遊艇工廠認證證書並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的遊艇生産企業。

  2021年6月,由該公司組裝生産的康麥德4600型遊艇順利交付給客戶,這是海南自貿港交通工具及遊艇“零關稅”政策落地後,首艘由本土企業製造的“零關稅”遊艇。

  “海南自貿港政策紅利為企業發展注入了新動能,我很看好這裡的發展前景。”海南康和船業負責人孫勇説。

  在展示館,還有一款很先進的産品——由天基隆智控(海南)有限公司生産的應用於石化産業、水處理行業的高性能氣動調節閥,其採用的技術具有國際領先水平。

  近年來,洋浦積極引進中質獵鷹、滬能馭勢、三生萬物巡檢機器人、中大檢測智能傳感器、洋浦百信信創等多個高新技術項目,打造高新技術産業基地,助力洋浦由傳統工業園區向高科技産業新城轉型升級。

  天基隆智控(海南)有限公司生産部經理施海峰説,公司除了給海南煉化和逸盛石化等企業提供各類閥門外,還負責後期的維修保障,未來公司將以洋浦作為生産和服務保障基地,服務華南區域客戶。

  在這裡看未來 儋洋打造海南高質量發展第三極

  “來儋州洋浦考察的客商和企業代表中,大多數人的第一站就是參觀展示館。”趙振威説,在這裡,大家可以直觀地了解儋州洋浦的産業規劃和自貿港政策在洋浦先行先試情況,能更加清楚地看到海南自貿港的未來。

  作為海南自貿港建設的先行區示範區,肩負著打造自貿港“樣板間”重任的洋浦,緊緊圍繞“政策壓力測試”和“做大經濟流量”兩大核心任務,大膽創新,先行先試,確保各項政策首單業務迅速落地並持續釋放政策紅利,集中精力燒開洋浦保稅港區“這壺水”,實現了首艘、首發、首單、首票等目標,帶動主要經濟指標持續快速增長。

  通過展示館這個窗口,人們可以窺見“樣板間”今後的面貌——在傳統石化産業的基礎上,往下游走、往高端走,發展新材料産業;在高端裝備製造業上,引入以海上風電和智能裝備製造等為代表的新興業態;在已經落地的若干政策基礎上,擴大壓力測試範圍,在新的領域尋求突破,讓政策“盆景”變為産業“森林”,首單變多單、企業變行業、行業變産業。

  “總書記到展示館參觀考察,作為展示館的一名建設者,我感到無比自豪。”海南省洋浦開發建設控股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副部長羅鵬介紹,展示館還利用視頻、4D動感體驗等現代技術展現儋州洋浦的規劃,特別是環新英灣區域未來發展的前景——環新英灣片區將被規劃建設成為海南自貿港區域中心城市,成為海南高質量發展的第三極,實現儋州因洋浦而更加開放,洋浦因儋州而更有深度的願景。(記者 林書喜 特約記者 李靈軍)

[責任編輯: 王雯君 ]
010070300010000000000000011116581128754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