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扎實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

2022-06-19 08:50   來源: 海南日報

  原題:海口市扎實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

  黨建引領 創新驅動 科技賦能

  走進人臉感應區,面對機器顯示屏,已經錄入人臉資訊的業主,不過兩秒就能進入小區;不曾錄入資訊的外來人員,則會被擋在閘機之外……這是海南日報記者日前在海口市藍島康城小區看到的一幕。

  海口啟動“智慧安防小區”建設以來,藍島康城小區等19個示范點小區實現了數據鏈路全貫通,人口數據、監控數據、報警資訊等,均會同步推送到公安、綜治等部門,實現全天值守、實時預警、全自動化分析等功能,交上了連續3年盜竊“零發案”的高分答卷。

  “智慧安防小區”建設,是海口市扎實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的重要舉措之一。2020年成為“全國第一期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以來,該市在黨建引領、創新驅動、科技賦能等方面積極探索,切實提升社會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準,著力構建共建共治共用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堅持黨建引領 下沉服務百姓

  市域社會治理是國家治理在市域范圍內的具體實施,在國家治理體係中具有承上啟下的樞紐作用。

  海口市高度重視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專門成立了由市委主要領導任組長,市委、市政府分管領導任副組長,覆蓋51個成員單位的試點工作領導小組。

  “我們制定出臺的分工實施方案和測評體係,將中央提出的63項基本要求和具有海南特色的14項工作任務逐一明確責任單位,形成可量化、可操作、可考評的指標體係,指導和倒逼各責任單位倒排工期、挂圖推進。”海口市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説。

  海口市的各區、各單位也相應成立了組織機構,堅持把市域社會治理試點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統籌推進。黨組織領導下的社區居委會、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逐步形成協調運作機制,促進轄區企業、行業、機關黨建互聯互動、資源共用。

  在各級黨組織帶領下,該市黨員幹部主動下沉,為基層群眾提供服務。

  海口市石山鎮施茶村安排黨員幹部和村民代表,掛鉤聯繫856戶村民組成的80個聯繫組,負責收集村民對村級工作的意見、建議和訴求。啟動這一“黨建+人民調解”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以來,該村矛盾糾紛調處成功率常年保持100%。

  目前,這一模式已經被推廣到海口的街道社區、商圈樓宇和村莊小鎮。各個領域、各種業態建立的470多個基層黨建紅色陣地,為探索實踐基層黨建融入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蹚出了新路徑。

  廣泛發動群眾 實現共治共用

  不斷豐盈的安全感,不僅體現在社會治安和社會穩定上,還體現在人民群眾的歸屬感和眾志成城的凝聚力上。

  當前,海口共有683個小區挂牌組建了“議事堂”,有效整合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調解員、網格員和業委會等多方力量,形成黨建引領、多方參與,共商小區建設管理的社會治理新模式。

  海口市聖地亞哥小區“議事堂”成立後,暢通了業主參與小區事務的渠道。群策群力下,該小區管理很快實現了由“亂”到“治”的轉變——修繕了小區內部道路和建築外墻,新建了電動自行車棚、安裝了健身器材、配置了門衛人臉識別智能化資訊係統……一樁樁、一件件業主“急難愁盼”的歷史遺留問題得到解決。

  因為積極主動參與社會治理,海口市公安局美蘭分局紅島海岸派出所“零點行動隊”在當地家喻戶曉。之所以叫“零點行動隊”,是因為這支由各小區保安組成的隊伍,每天都在小區及周邊通宵巡邏,協助警方打擊違法犯罪、化解矛盾糾紛。

  為了彌補警力不足,該派出所在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指引下,廣泛發動群防群治力量參與社會治理——如今,網格員、社區幹部、企事業單位安保等力量均被集納起來,孵化組建成為“海岸巡邏隊”等多支治安管控小隊,齊心聚力實現轄區發案率逐年下降,群眾安全感逐年攀升。

  “在前期工作中,我們深刻體會到,只有堅持黨建引領、創新驅動、科技賦能,實現信息技術與城市管理、社會治理深度融合,才能真正提升市域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水準,形成共建共治共用的社會治理新格局。”海口市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下一步,海口市將以迎接中央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評估驗收為契機,不斷探索挖掘更加多元、更有實效的社會治理新模式,深入推進平安海口建設,為建設平安法治、文明和諧的自由貿易港作出省會城市應有的貢獻。(記者 陳蔚林 通訊員 曾德豪)

[責任編輯 王雯君 ]
010070300010000000000000011116581128754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