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流感優勢毒株轉換、人群免疫水平較低……
專家解釋為何海南近期流感高發
5月以來海南多個市縣陸續進入夏季流感高發期,這一輪流感來勢迅猛,給市民朋友特別是中小學生帶來了一定影響。為何海南近期流感高發?對此,海南日報記者採訪了海南省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副所長邱麗。
邱麗&&,首先是流感優勢毒株的轉換。2021年7月底以來,海南一直未監測到A(H3N2)亞型流感病毒,5月中旬海南流感病毒優勢毒株從原來的Bv亞型迅速轉變為A(H3N2)亞型,而甲型流感具有傳播速度快、傳染性強等特點,導致了流感人數的增長。其次,人群免疫水平較低。過去兩年多,受新冠肺炎防控的影響,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等非藥物干預措施的採取,包括流感在內的呼吸道傳染病發病水平大幅降低,同時由於人群流感感染率大幅降低,免疫水平降低,導致易感人群大量積累。第三是氣候原因,海南既往存在春夏季(3月至6月)流感流行高峰,今年海南夏季較往年來得晚,因此春夏季流行峰有所推遲。第四是學校等集體單位由於人員聚集,一直以來是流感等傳染病的易發場所,當出現感染者,容易造成小範圍的聚集性發病。
據悉,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病毒分為甲、乙、丙、丁四型,目前感染人的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A(H1N1)pdm09和A(H3N2)亞型及乙型流感病毒中的B(Victoria)和B(Yamagata)係。也就是通常所説的甲流、乙流。
流感發病率高,全人群普遍易感。主要通過患者打噴嚏和咳嗽等飛沫傳播,也可通過接觸患者的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傳播。接觸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引起感染。
感染流感的症狀有哪些?主要表現為發熱、咳嗽、咽喉痛、頭痛、肌肉痛、畏寒、寒戰、疲倦、食欲減退,部分患兒還會出現嘔吐、腹痛、腹瀉等。多數患者於發病3至4天后體溫逐漸消退,全身症狀好轉,但咳嗽可持續1至2周。肺炎是流感最常見的併發癥,其他併發癥包括急性心梗、腦卒中樞神經系統損傷等。
5歲以下兒童、60歲以上老年人、有基礎疾病如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心血管系統疾病(高血壓除外)、腎病、肝病等人群、孕婦等感染流感病毒後較易發展為重症病例,需要提高警惕。
如何預防流感?
1
日常防護措施,保持良好的呼吸道衞生習慣,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毛巾等遮住口鼻
2
勤洗手,盡量避免觸摸眼睛、鼻或口;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充足休息等
3
避免近距離接觸流感樣症狀患者,流感流行季節,盡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場所。環境密閉、人群密集、通風不良場所、醫療機構等及與他人近距離接觸時應正確佩戴口罩
4
勤通風,家中、托幼機構、學校班級等場所每天盡可能保持開窗通風
5
出現流感樣症狀後,應避免帶病上班、上學,接觸家庭成員時戴口罩,減少疾病傳播。兒童、老年人、有基礎病、孕婦等人群出現症狀需提高警惕,根據病情需要及時就醫治療
6
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顯著降低接種者發生嚴重併發癥的風險
(記者馬珂 通訊員徐靜東)
| 手機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