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遵義會議召開90周年,紅色是多彩貴州的鮮明底色。當年長征時,紅軍在貴州活動時間最長、活動範圍最廣,在此召開了黨的歷史上具有偉大轉折意義的遵義會議,創下了強渡烏江、激戰婁山關、四渡赤水等經典戰例,紅軍長征足跡遍及貴州9個市(州)60多個縣(市、區),留下豐富文物資源。近年來,貴州大力弘揚遵義會議精神,以長征國家文化公園貴州重點建設區建設為抓手,推動紅色資源保護傳承利用取得積極成效。

遵義會議孕育了以“堅定信念、堅持真理、獨立自主、團結統一”為基本內涵的遵義會議精神。這一精神是首批被納入中國共産黨人精神譜係的偉大精神之一。
會議強調,遵義會議重大貢獻永載史冊,遵義會議精神永放光芒。新征程上傳承弘揚遵義會議精神,要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90年前遵義會議決議發出號召:“全黨同志像一個人一樣團結在中央的周圍,為黨中央的總路線奮鬥到底,勝利必然是我們的。”
90年前,遵義會議召開,在最危急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在闊步邁向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上,再次回顧這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紅色足跡

60"飛閱中國丨“轉折之城”遵義

90年前,紅軍在長征途中召開遵義會議,實現從挫折中奮起的“偉大轉折”。90年後,“轉折之城”遵義工業興旺……

詳細信息

土城古鎮 紅軍從這裡“一渡赤水”

為推動當地紅色文化的保護傳承,習水縣依託四渡赤水紅色文化遺産,在土城鎮探索出一條“紅色文化+旅游”的發展之路。

詳細信息

探訪紅軍長征路上的茅&渡口

茅&渡口曾是赤水河畔重要的渡口之一,古有“蜀鹽走貴州,秦商聚茅&”“酒冠黔人國,鹽登赤虺河”的生動寫照。

詳細信息

婁山關上追憶紅色傳奇

黔北要塞婁山關,自古以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因紅軍長征期間在這裡的兩次勝利而彪炳史冊、蜚聲中外。

詳細信息

余慶回龍渡 紅軍從這裡“突破烏江”

媒體採訪團走進貴州省遵義市余慶縣大烏江鎮回龍場戰鬥遺址,尋訪紅軍走過的足跡,感受先輩們艱苦卓絕的奮鬥歷程。

詳細信息

走進遵義“瞰”革命老區新變化

貴州是中央紅軍在長征途中活動時間最長、活動區域範圍最廣的省份。1935年1月,紅軍長征途中在遵義召開了……

詳細信息

20條紅色線路暢游多彩貴州

這些線路不僅涵蓋了貴州的著名風景名勝區,如黃果樹瀑布、荔波小七孔、西江千戶苗寨、赤水丹霞、萬峰林、梵凈山等……

詳細信息

一張“紅軍條”承載九十年魚水深情

走進貴州省博物館,一張泛黃的紙條靜靜躺在庫房裏,從這件無聲的國家一級文物中聆聽歷史的迴響,它承載着紅軍與……

詳細信息
高清大圖
  • 這些年,他們這樣守護“那抹紅”
  • 四渡赤水紀念園
  • 仁懷市長崗鎮茅坡村
  • 婁山關景區
  • 遵義會議會址
  • 遵義紅軍烈士陵園
  • 航拍“紅飄帶”
  • 新華全媒+丨天空之眼瞰祖國——“轉折之城”遵義譜新篇
    精神光芒
    在遵義會議召開90周年之際,貴州省遵義市以群眾文化為引領,引導廣大青年、文藝工作者、少先隊員等群體走進遵義會議紀念館、婁山關、茍壩會議會址等地……
    紅色經典《長征組歌》中的《四渡赤水出奇兵》藝術再現了四渡赤水這一中央紅軍長征中以少勝多、變被動為主動的關鍵之戰,展現了紅軍艱苦奮鬥的精神和深厚的軍民魚水情。
    這段歷史給茍壩烙下了深深的紅色印記,紅色基因在鄉村生根發芽,賡續傳承,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強大動力。傳承紅色精神,闊步向前,一幅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正在黔北大地徐徐展開。
    紅色經典《長征組歌》中的《遵義會議放光輝》記錄了1935年1月黨中央召開的遵義會議,這場會議事實上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黨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在極端危急的關頭挽救了……
    劉福昌是第一代“守陵人”,他曾英勇抗日,後來又加入解放軍參加渡江戰役、淮海戰役。1968年,政府為當地的紅軍烈士陵園修築圍墻,劉福昌負責監工,看到陵園沒人看護……
    在遵義,講紅色故事傳承紅色文化的人越來越多。“爺爺就是第一任紅色講解員。有一天在老城區,一個七八十歲的老人家對我説,他還是個小學生時聽過我爺爺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