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三大綜保區“橋頭堡”作用進一步凸顯-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貴州:三大綜保區“橋頭堡”作用進一步凸顯

2024-07-08 10:01:54  來源:貴州日報

三大綜保區“橋頭堡”作用進一步凸顯

內陸腹地邁向開放高地

  綜保區是對外開放的重要平台,是擴大對外開放,促進産業轉型,吸引外商投資的前沿陣地。

  在貴州,貴陽綜保區、貴安綜保區、遵義綜保區形成了自東向西貫穿、南北遙相呼應、輻射周邊區域的“三足鼎立”對外開放格局,讓貴州從“內陸省”變成“新沿海”、從內陸腹地邁向開放高地。

  2023年度全國綜合保稅區發展績效評估,貴陽綜保區、貴安綜保區、遵義綜保區分別提升57位、28位、5位,綜合評估結果為B類,穩外貿、引外資、促增長的“橋頭堡”作用進一步凸顯。

  育業態

  這陣子,貴陽綜保區企業貴陽市絲路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格外忙碌。

  “在今年廣交會上,我們訂單交易額超500萬美元,最近都忙着對接客戶。”該公司副總經理李鮮林介紹,去年5月,該公司實現了貴州二手車出口零的突破後,截至今年5月底,已收到1100多&二手車出口訂單,訂單來自哈薩克斯坦、俄羅斯、老撾、越南等60多個國家和地區。

  2023年12月1日,中國(貴陽)二手車出口基地在貴陽綜保區掛牌。貴陽綜保區按照“一核+兩平台+三中心”(一核即貴陽綜保區,兩平台即線上公共服務綜合平台、跨境電商營銷平台,三中心即線下業務服務中心、口岸中轉服務中心、海外售後服務中心)的規劃布局,全面推進基地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保稅維修是外貿新業態,有助於推動加工貿易轉型升級,進一步拓展外貿發展空間。

  “預計今年産值可突破800萬元,進出口額達到4000萬元。”貴州中鼎盛科技有限公司是貴安綜保區內的一家保稅維修企業,該公司負責人李雪介紹,他們主要維修手機、PAD、電腦等消費類電子産品的液晶顯示屏,維修的産品主要發往美國華盛頓,以高端市場為主。

  在遵義綜保區,全省農特産品(醬酒、茶葉)出口基地正在加快建設中。該基地將立足遵義市資源稟賦和白酒、綠茶産品技術性貿易措施研究評議基地優勢,緊盯東南亞、中亞、西亞市場,聯動茶葉、白酒、吉他産區,搭建生産商和國外進口商的橋梁。

  暢通途

  新通道是內陸腹地開放發展的“推進器”。與世界連接,貴州正加速奔跑。

  3月20日,晶泰科(貴州)光電科技有限公司通過“經珠港飛”項目完成首票試單工作,順利打通貴安綜保區至東莞百貿物流園經珠海到香港的跨境物流公路卡班。“這條通道的暢通,為企業節省了不少時間成本。”該公司總經理唐樂德點讚道。

  近年來,貴安綜保區(馬場産業新城、深貴産業園區)以公路卡班為主導,強化集貨能力、提升貨運效率、降低運輸成本,貨物進出口額年均增速約30%。

  6月25日,來自澳大利亞布裏斯班港的30個集裝箱糧食,順利原箱抵達遵義閣老壩站,實現了遠洋貿易與內陸市場的無縫對接。這條全新的國際海鐵聯運線路的開通將進一步提升遵義綜保區物流服務能力,推動外貿企業進出口業務發展。

  3月28日,貴州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全流程無紙化“一港通”快速通關係統(簡稱貴廣鐵海“一港通”)在貴陽綜合保稅區上線運行,為企業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操作體驗,也為“黔貨出山”通江達海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貴陽綜保區持續推進貴陽國際陸港建設,大力構建“貿易+産業+物流”發展新路徑,加快完善陸港功能布局。

  聚焦建設立體全面開放通道,發揮新通道牽引作用,三大綜保區依託各自運輸優勢,以通道發展帶動經貿合作,打造更自由、更開放、更便捷的物流通道,加快發展開放型經濟。

  優服務

  6月19日,築城海關為貴陽市絲路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簽發了全省首單二手車出口原産地證,標誌着貴州省二手車出口原産地證簽發實現了零的突破。

  此前,為幫助企業盡快熟悉、掌握二手車出口原産地證申領辦理流程,貴陽綜保區與築城海關加強協作、緊密聯動,多次聯合外出調研學習先進經驗做法。

  “當前60%的二手車出口訂單需要開具二手車原産地證明,以後在家門口就可以辦理原産地證明,不僅節約了時間成本,更節約了資金成本。”貴陽市絲路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鮮林説。

  “服務一流,辦事高效”,6月27日,貴安綜保區“園區事園區辦”政務服務站點又收到一面錦旗。一段時間以來,該政務服務站點大力構建“一件事一次辦”的服務事項清單,優化“一次委託、多項受理”全程幫辦代辦服務,實現了園區事“一站式”辦理。今年以來,該站點先後受理、辦結涉企行政審批事項281件,企業滿意度100%。

  為更好為企服務,遵義綜保區充分發揮各級中小企業服務平台和行業協會、商會作用,精準提供政策宣傳、品牌培育、融資培訓、市場拓展、諮詢信息和法律援助等服務,並積極協調海關、工信、環保等部門,確立有關標準、梳理監管流程、制定相關管理辦法,形成了産業的閉環管理。(記者 彭怡)

[責任編輯:吳雨 王雪松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