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有園上”到“上好園”
——銅仁市大力推進學前教育普惠發展觀察
一大早,楊曉芬將一對兒女送到家門口的銅仁市第24幼兒園,開心地看著他們蹦蹦跳跳走進校園。
“我家祖祖輩輩都沒有上過幼兒園,現在孩子出門5分鐘就到了學校。”2020年10月,楊曉芬一家從沿河自治縣中寨鎮的邊遠山村,搬遷至碧江區正光街道跨區域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
銅仁市24幼是為搬遷群眾新建的公辦幼兒園,佔地面積5900平方米,於2020年9月建成開園。銅仁市碧江區有這樣的普惠公辦幼兒園30多所。
近年來,銅仁市緊緊圍繞“抓普惠、創示範、提質量”,系統推進學前教育改革發展,從確保幼兒“有園上”向“上好園”邁進。目前該市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佔比達60.6%,提前4年實現“基礎教育擴優提質行動計劃”提出的奮鬥目標,學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躍居全省乃至全國前列。
強力推進化解入園難題
2022年,碧江區公辦在園兒童佔比約30%。公辦學前教育資源總體不足,“入公辦幼兒園難”成為市民急難愁盼問題。
民有所呼,政有所應。2023年碧江區制定《公辦學前教育資源三年攻堅行動2023年工作方案》,計劃連續投資3年,每年投資3000萬元,進一步改進和完善學前教育的硬體和軟體。2023年,該區新建改擴建公辦幼兒園16所,新增學位2490個,公辦幼兒園學位佔比45%,有效緩解銅仁市主城區公辦學位嚴重不足。
2005年以前,玉屏只有1所公辦園,每年一發布報名通知,幼兒園門前就會提前排起幾百米長的隊伍,名額十分緊張,家長苦不堪言。2013年,貴州實施第一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玉屏從校舍建設、師資補充、經費保障等方面入手,加大對學前教育的投入。目前該縣公辦園58所,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99.02%。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銅仁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冉俊華説,讓多數幼兒享受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的學前教育,是銅仁學前教育工作的初衷,也是結果。
近3年,銅仁市共投入資金10.4億元,新建公辦幼兒園84所,改擴建144所,增加公辦學位26525個。一批家門口的好學校建成投用,守住了全市適齡兒童接受教育的底線。
落實到位夯實發展根基
銅仁市大力推進政府履職、資金保障、學位供給、教師配備、辦園條件、質量提升、督促指導“七個到位”,學前教育碩果纍纍。
銅仁市委、市政府把推進縣域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工作納入年度重點工作、專項工作和對區縣級政府履職教育職責評價內容,各級黨委、政府始終把縣域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工作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主動擔責、統籌安排、紮實推進。自2021年以來,各區縣均落實公辦幼兒園每人每年500元的生均公用經費;2023年秋季學期起,多個縣區開始將標準提升到600元。
2017年以來,通過新建和改進公辦幼兒園,生均建築面積、幼兒活動用房生均建築面積、室外游戲場地生均面積100%達到辦園標準。目前,銅仁市有4個市級教研指導責任區、58個縣級教研指導責任區、58個幼教集團、201個資源中心,覆蓋了所有公民辦幼兒園,城鄉一體化管理機制逐步成熟,城鄉學前教育差距逐步縮小。2021年以來,新增公辦幼兒園專任教師3236名,超額完成省教育廳下達教師招聘任務。
此外,銅仁市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針對過程督導和市級初核發現的問題,緊盯政府保障、保教質量等核心,督促問題整改落實,確保38項指標項項達標。
示範引領助推優質發展
印江自治縣實驗幼兒園,土豆、紅薯、南瓜等農作物琳瑯滿目,水仙、吊蘭、綠蘿等花卉植物鬱鬱蔥蔥。
“孩子在幼兒園有小夥伴一起玩,還動手實操,體驗勞動的樂趣,更有助於健康成長。”一位家長説。
近年來,印江&&系列政策措施,為學前教育實現普惠安全優質發展提供堅實保障。目前,該縣有幼兒園71所,在園幼兒10503人,3年毛入園率、普惠園覆蓋率、公辦在園幼兒佔比分別為95.72%、95.69%、71.46%。
江口縣近5年累計投入資金2.39億元,新建一批縣城幼兒園,升級改造一批山村幼教點,新增學位3000多個,滿足了全縣幼兒的就近入園需求。全縣幼兒毛入園率從71%提高到95.4%,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佔比從38%提升到62.63%,普惠性幼兒園佔比85.17%,各項指標均超過國家學前教育普及普惠驗收標準。
德江縣近4年來財政性學前教育經費累計投入4.85億元,在常住人口3萬人以上的鄉鎮均已修建2所公辦幼兒園,在城區已建成並投入使用15所公辦幼兒園。現有省級示範園3所,市級示範園9所。
一大批省級、市級、縣級示範幼兒園正“茁壯成長”。截至目前,銅仁市已建成省級示範幼兒園11所、市級示範幼兒園102所、縣級示範幼兒園266所,100%的區縣有了省級示範幼兒園,99%的鄉鎮有了縣級以上示範幼兒園。(記者 楊龍 胡政 張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