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轟鳴、塔吊林立,上百台工程車輛穿梭往來,近4000名工人揮汗如雨……儘管已是十月下旬,在位於貴州省六盤水市的六枝特區的路喜循環經濟産業園區,貴州美錦“煤—焦—氫”綜合利用示範項目現場,熱火朝天的建設氛圍如陽光般驅散着深秋的寒意。
“就在一年多以前,這裡還是一片荒蕪。”貴州六枝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楊剛告訴記者,路喜園區於2012年3月開工建設,初衷是利用當地煤炭資源,打造集“煤—焦—化”“煤—電—鋁”“煤—電—材”於一體的循環經濟産業鏈。
但受到産業政策調整、煤炭市場低迷等多重因素影響,原有投資主體資金鏈斷裂,原本計劃150億元的投資,只完成了40億元左右,園區項目也隨之爛尾。
談起那段時間,楊剛直言“不堪回首”,偌大的園區內野草叢生,幾座數十米高、還沒使用就被棄用的焦爐格外突兀,大門緊鎖的倉庫和廠房外,甚至有人種上了玉米、搭起了雞棚。“這裡本該是推動地區産業經濟加速前進的‘發動機’,卻成了六枝特區的一道‘傷疤’。”

圖為貴州美錦“煤—焦—氫”綜合利用示範項目施工現場。(羅琴 攝)
為了讓沉寂已久的園區重現生機,六枝特區一方面大力推動相關企業進行破産重整,另一方面積極招攬全國優質企業前來考察。終於在2020年12月,離法院裁決的重整期限不足1個月時,山西美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向六枝特區投來了“橄欖枝”。
“公司之所以選擇六枝特區,看中的是其良好的資源稟賦和産業基礎。”山西美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乾説。
六枝特區因煤而建、因煤而興,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形成了以煤、電、鋼、材為支柱的産業體系。近年來,為深入貫徹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六枝特區主動適應碳達峰碳中和政策,搶抓能源革命機遇,在推動傳統産業升級改造的同時,大力培育壯大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産業。
“美錦‘煤—焦—氫’綜合利用示範項目就是傳統産業升級改造的一個代表。”孫乾介紹,整個項目包括380萬噸/年的優質冶金焦等8個子項目,採用目前國際先進的大型焦爐清潔生産技術,能夠實現“近零排放”,有助於傳統焦化行業的綠色低碳轉型。
據了解,美錦“煤—焦—氫”綜合利用示範項目規劃建設用地1800余畝,總投資約100億元。建成後,預計可實現年産值約200億元,利稅約15億元,帶動就業約3000人,並輻射推進上下游的煤電、交通貨運、裝備製造、新型材料、新能源等産業發展。
與美錦項目相距只有幾百米的貴州新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路喜園區破産重整後引進的另一家企業,總投資60億元,涵蓋“煤—電—鋰”“煤—焦—氫”“煤—電—材”“煤—電—化”四大産業鏈條,其中,一期年産10萬噸動力與儲能新型磷酸鐵鋰材料已經投産。

已投産的貴州新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蒲仕美 攝)
“我們在六枝特區的項目僅用不到一年時間就完成了從引進、簽約,到建設、投産的全部流程。”貴州新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彭韜告訴記者,項目建設期間,當地政府部門有關負責人每週至少來項目調度一次,企業遇到的任何問題都能第一時間得到回應。
“好的營商環境既是生産力,又是競爭力。”六枝特區黨委書記鮑吉克&&,只有持續打造政策貼心、辦事省心、投資安心、服務暖心的營商環境,才能將更多更好的企業引進來、留下來,不斷推動本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記者潘德鑫、吳簫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