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沉睡”資産迸發嶄新活力
——我省大力推動易地扶貧搬遷閒置資産盤活利用
吊腳木樓古樸典雅,四週梯田層層疊疊,自然風光秀麗壯美,苗族傳統節日氛圍濃厚,民風特色鮮明,這是藏在大山深處的雷山縣西江鎮龍塘村的真實“容顏”。
獲得2022年貴州最美民宿設計獎的“龍塘山房”正坐落於此。從吊腳樓裏望去,晨霧、翠竹、青山、梯田……美景環繞,美不勝收。
“這裡自然秀美,民宿古樸有質,民族氣息濃郁,我們還體驗了打糍粑、採茶、釣魚、爬山等,非常值得一來。”來自重慶的游客王女士為龍塘村的美景和人文點了一個大大的讚。
近年來,龍塘村結合豐富的旅游資源,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和民宿經濟,積極盤活易地扶貧搬遷戶閒置資産改造。積極整合社會資源,鼓勵和引導各類經營主體積極參與遷出地資源資産盤活利用,通過引入融創集團捐贈資金與龍塘村合作打造高端民宿“龍塘山房”,採取“龍塘山房+合作社+農戶”的方式,帶動龍塘村實施易地扶貧搬遷戶舊房改造民宿。今年以來,龍塘村3戶已改造完成民宿接待游客達530人次,營業額27萬元,利潤7萬元,有效帶動就業6人。
截至目前,在重點示範村的帶動下,雷山縣完成易地扶貧搬遷舊房改造200戶215棟。通過實施舊房改造,不僅保護了傳統村落,還增加了搬遷群眾和村集體經濟收入,走出了易地扶貧搬遷遷出村鄉村振興新路。
伴隨着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工作的開展,我省以搬遷群眾急難愁盼為出發點、以盤活閒置資産為切入點、以增強人民群眾幸福感為落腳點,積極盤活遷出地“三塊地”資源。今年以來,我省多地結合實際,盤活利用閒置資産,讓“沉睡”資産迸發嶄新活力。
在安置地方面,我省印發《關於加強易地扶貧搬遷資産後續管理的指導意見》,截至目前,全省易地扶貧搬遷商業門面已使用341.2萬平方米,盤活率為89.8%。在遷出地方面,&&《關於進一步推動易地扶貧搬遷遷出地資源資産盤活利用的指導意見》,要求進一步推動易地扶貧搬遷遷出地耕地、林地、復墾宅基地以及按政策可不拆除舊房等資源資産有效盤活利用,不斷拓寬搬遷群眾增收渠道,持續提升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質效。
“沉睡”的土地逐漸甦醒,聚點發力治撂荒。榕江縣崇義鄉以産業興旺為主要抓手大力發展特殊優勢産業,搬遷群眾通過流轉土地、分紅等方式獲得固定收入,目前全鄉擁有油茶基地8250畝、白茶436畝、板藍根4330畝,各項産業已初現成效,搬遷群眾對於盤活土地發展産業積極性高漲。
2023年,榕江縣&&《鄉村振興庭院經濟(七小園)工作方案》,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及庭院美化工作與開發利用農村閒置房屋、庭院、田邊地角等資源結合起來,因地制宜、因戶施策、分類指導、促進農業增收,着力打造一批庭院經濟示範村和示範戶,助力鄉村振興事業。
閒置的門面迎“新鳳”,盤活措施落地落實。冊亨縣冗渡鎮及時制定資産盤活整改方案,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盤活安置區配套的創業産業中心,打造“10分鐘就業圈”。目前創業産業中心已引進冊亨縣明藝電子有限公司、貴州昌興雨具貿易有限公司、冊亨趣動玩家青少年成長中心入駐,其中冊亨縣明藝電子有限公司和貴州昌興雨具貿易有限公司已投入生産,帶動就業88人;冊亨趣動玩家青少年成長中心能保障230名託管學生學習,預計帶動就業30餘人。“資産盤活後,我們利用企業帶動吸納了搬遷群眾就業,帶動了社區的生産生活活力。”冗渡鎮副鎮長張明説。
深入挖掘安置區資産增長點,讓閒置低效資産從“擺設”變成群眾增收、壯大社區集體經濟的“利潤”增長點,貴州紮實寫好易地搬遷“後半篇文章”,奮力打造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樣板區。(記者 劉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