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投資基金髮揮杠桿效應
撬動金融“活水”惠民利民
每當夜幕降臨,貴陽市花溪區十字街頭霓虹漸起,濱河商業街流光溢彩、人潮涌動。
“通過老舊小區改造,十字街搖身一變成了文商旅融合的網紅街區,面貌煥然一新。”花溪區陽光街道十字街社區黨支部書記段頔介紹,自十字街開街以來,煙火氣越來越濃,成為年輕人打卡游玩的熱門選擇。
老街區有了新玩法。如今的花溪十字街,不僅顏值再造,而且“內容”升級,讓人深刻感受到這條老街綻放的新活力。強勢“出圈”,成為新晉網紅街,十字街的變化離不開省財政預算安排資金對“四化”及生態環保基金的注入。
小投入發揮大效益。3.5億元“四化”及生態環保基金投入,成功撬動了15.9億元銀行貸款,幫助企業解決了項目資金缺口。目前,項目已完成老舊小區改造2585戶、背街小巷改造30條,對花溪區十字街原有的商業進行整體規劃布局,結合區域優勢打造了“黔食寨子”“花溪不夜城”“美食研究所”等,集“吃、住、行、游、購、娛”為一體的産業鏈。截至6月30日,通過資産租賃,十字街項目2023年實現經營收入1668.41萬元。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省財政廳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緊緊圍繞“四新”主攻“四化”,通過市場化機制充分發揮政府投資基金引導撬動作用,建立基金管理協調製度、調度制度、通報制度,確保基金管理運作職責到人、任務到崗、落實到位,為全省高質量發展注入金融“活水”。
據了解,“四化”及生態環保基金以股權投資方式發揮基金杠桿作用,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同時,通過建立投貸聯動合作機制,改變了以往財政唱“獨角戲”局面,形成財政有引導、金融有支持、社會有投入共同推動的産業發展新格局。
為確保制度機制立得住、落得實、行得遠,在充分調研基礎上,省財政廳結合各支基金不同政策定位、投資領域和運營特點,制定並印發基金管理辦法、績效評價管理辦法,進一步強化基金運營管理和監督考核,提升基金運營管理科學化、精準化、規範化水平。
省財政廳黨組書記、廳長石化清&&,下一步,省財政廳將以主題教育為契機,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財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圍繞“産業為先、項目為王、效益為本”,從明確基金重點支持領域、加強社會資本募集、強化投後管理與監督、拓寬基金退出渠道等四個方面,不斷優化基金體制機制建設,改進和完善基金投資運作,充分發揮基金杠桿效應,為我省高質量發展作出財政貢獻。(記者 袁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