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0多個節日等你來!中國第一節慶大省有多嗨?-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1400多個節日等你來!中國第一節慶大省有多嗨?

2023-07-05 17:47:42  來源:天眼新聞

  在貴州,一直流傳著這樣的説法,“我們貴州人,會説話就會唱歌,會走路就會跳舞,會喝水就會喝酒”。

2023年貴州夏日節慶活動一覽(不完全統計)

統計/吳二棒、小球藻,制圖/九陽

  這並不算太誇張,你可能聽説過這兩年爆火的“村BA”“村超”,簡單來説,它們就是在貴州鄉村裏舉辦的類似“NBA”和超級足球賽事的球類比賽。最特別的是,這些賽事並不是由某個主辦方發起,純粹是靠當地村民主動、自發地聚集起來的盛會,村超上那些充滿煙火氣的熱熱鬧鬧的場景,就是貴州這種過節氛圍的真實寫照。

村超場內場外,都是歡快的人群。攝影/前行小羅

  就在“村超”的那幾天,一個不大的榕江縣——

  向世界展示了最正宗的美食,比如有外地小夥在貴州村超現場被熱情的大姐投喂了各種美食,酸菜、折耳根、腌魚、腌肉裝了滿滿一大碗。有網友説,在被擠到分不清東南西北時還被阿姨塞了一口糯米飯。

村超現場投喂的各種貴州美食。圖/網絡

  還有最傳統的民俗:

  村超,也同時是各個民族載歌載舞的盛會。

  圖為苗族鼓藏節上會出現的“高帆“。

  攝影/前行小羅

  以及最熱烈的狂歡:

  村超裏的笑臉。攝影/姚寧

  一個體育賽事,硬是搞出了堪比過年的熱烈氛圍感。平時經常去現場看球的朋友都會感嘆這裏的氣氛確實比普通賽事好上太多;而不關注足球的網友,看到觀眾席周圍神態各異的鮮活“民族風”面龐,也會一同享受到某種純粹的快樂。

  村超所在地的榕江縣,位于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所以在現場能看到許多苗、侗等民族的節日元素。但村超只是貴州節日的小小縮影,如果放眼于整個貴州,毫不誇張地説,還有一千多個精彩各異節日在這裏等著你,幾乎每天都可以過節!

  貴州各市州節日及相關民俗統計。

  (僅統計國家級及省級“非遺”項目)

  統計/吳二棒,制圖/九陽

  “大節三六九,小節天天有”

  據不完全統計,貴州全省各民族共有1400多個傳統節日,光是國家級“非遺”節日及與節日緊密相關的項目就有22個,省級相關“非遺”的數量則達到了149個,同類數量為全國各省之首。正所謂“三裏不同風,五裏不同俗;小節天天有,大節三六九”。從正月到臘月不停過節,大家熱情還都特別高漲,貴州人為啥這麼“豪橫”,這麼熱愛過節?

  盛大的苗族節日聚會上,人們會密密層層地圍成圈,載歌載舞。攝影/賈慶祥

  先從與節日最密切相關的維度——時間開始説起。早在上古時期,中國的先民就通過觀察東升西落的太陽、經年可觀測到的北鬥星等自然現象確定了季節和年節轉換,確立了“歲時”的時間觀念。“歲時”可使人們順應自然規律,從而利于農業生産和日常生活。

  早期的人類還處于原始的自然崇拜階段。在萬物有靈觀念的支配下,那些在歷法中被提煉出來的、較為重要的時間節點,人們常常會舉行祭祀、祈福及祓除等儀式。像適合播種的日子、由熱轉涼的日子、慶祝豐收的日子等,就都慢慢變成了節日。

  丹寨縣黨早村,田壟上的錦雞舞,這是一種別具一格的苗族蘆笙舞。攝影 / 魯彥勇

  這樣的歷史進程也在貴州的山地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所謂“春祈秋報”,貴州的許多節日都與農業密切相關。如廣泛流行于貴州苗族、侗族、布依族、仡佬族等民族中的“吃新節”,雖在各地舉辦的具體日期不同,但都是在新谷登場時舉行。吃新節最初的慶祝方式也很簡單,在豐收的節日,大家聚在一起,開心地大吃大喝一頓。

  瑤族長席宴。

  一同飲食一同狂歡,是貴州許多節日的重要環節。

  攝影/熊亞平

  又如社日,原是祭祀“社神”即土神的古老節日,有祈求豐收和組織農業生産的功能。隨著社神被城隍和土地信仰取代,元代以後社日在中原幾乎消失。但在銅仁,“春社”卻與清明節結合,以上墳和“社飯祭祖”的方式保留下來。

  祭祀飲食曾經承載著別樣的意味,它經歷時間洗禮遺存下來,成為節日儀式感中的重要一環。現在的社飯,要先在野外採摘蒿菜、野蔥等野菜,將蒿菜揉出苦汁並焙幹,然後將糯米和大米混合,放入野菜、臘肉丁、豆幹丁、豬油等大火蒸熟而成。野菜的清新與臘肉的鹹香恰成絕妙搭配,一口下去,米飯彈糯的口感在口腔裏頓時化作春天的氣息。

  有趣的是,傳統社飯是用甑子蒸熟的。被評選為“世界自然遺産”的銅仁梵凈山,因為金頂形如飯甑,在明代便原名“飯甑山”。

  在所有與時間相關的節日裏,沒有哪個比“過年”更能表達中國人的時間和生命意識了。這種對辭舊迎新的期盼可以説是一種通感,所以在不同的族群中也都能看到關于“年”的節日儀式,例如貴州三都水族的“端節”。

  端節的水語可直譯為“吃年”,三都的各個區域,從水歷的年末至次年初(約農歷九、十月)會分批次過節。在端節的前一天,長輩要在神龕前放上不帶葷腥的供品祭祖,如南瓜、豆腐、糯米飯、米酒,以及最有特色的魚包韭菜。魚不算葷腥,而是原始社會繁衍能力強盛的象徵。

  魚包韭菜,水族人過端節的頭道大菜。

  攝影/包曉閩

  單家獨戶的祭祖完畢,親屬圈的內部成員就要開始“遊端”,在各家依次祭祖,繞成圓圈喝“轉轉酒”,共同品嘗魚包韭菜。正日子過後,各村寨間還要舉行一項外人很難想像的活動——跑馬。不同于草原民族,水族小夥不用馬鞍和馬鐙,只用兩腿夾著馬肚在貴州的崇山峻嶺盡情馳騁。“哥騎馬去相姑娘,女梳粧去看情郎。”氣氛非常熱烈。

  跑馬的由來,據水族傳説,以前有三兄弟遷徙到了三個地方,其中一個順著都柳江來到了三都。他們約定稻熟時要相互走訪,但因為交通不便,只能以馬代步。這個傳説雖不一定是真的,卻可視為多民族遷來貴州的一個注腳。

  水族端節的騎馬奔騰。攝影/曹經建

  遷徙,貴州節日的底色

  貴州高原是我國古代幾大族係遷徙的交匯點,今天貴州的18個世居民族,幾乎都是在漫長歷史中不斷遷入並定居的,因此有學者認為貴州是一個“移民省”。

  我們在貴州看到的許多節日元素,往往都不只是某個民族的標簽,而是為各民族所共用,如原始崇拜、山歌、蘆笙、鼓、稻米、粑粑……與其説是民族性的,毋寧説是地域性的。費孝通來貴州考察後總結説,我國各民族居住的狀況是“大雜居,小聚居”。貴州各民族既相互涵化,又保持了獨立,交融和碰撞,讓貴州節日異彩紛呈。

  鼓樓前正在歡唱侗族大歌的人們。

  攝影/盧現藝

  例如苗族。據史書和《苗族古歌》等記載,其先人最早生活在黃河流域,後因首領蚩尤戰死于涿鹿,不得不向南、向西遷徙到貴州等地。為了祭祀先祖,黔東南的苗族一般每隔13年會舉辦“鼓藏節”(nongx niel),也稱為吃鼓藏。

  在苗族傳統社會中,鼓、鼓社和鼓社祭是三位一體的有機組合。苗族人認為,祖先居住在遙遠的東方,需敲擊木鼓才能把他們召喚回來。所以吃鼓藏一般連辦七天,在農歷十月或十一月的亥日或辰日舉辦。前三天是大娛樂,第四天寅時開始“踩堂”。這個節日周期長,投入的人力和物力也十分龐雜,幾乎可以説是民族祭祖中最盛大、最隆重、最莊嚴、最神聖、最悲壯的民俗活動。

  身舉巨大的苗族“高帆”,是鼓藏節的一大特點。

  攝影/王濟文

  踩堂隊伍最前面的是身著刺繡羽裙的“鼓藏頭”(苗族總理民俗事務、德高望重的人物),然後是蘆笙隊和一頭頭打扮得花花綠綠的牛。每頭牛都有若幹幅寬二尺余、長丈余的蠟染“高帆”,由人們吊在竹竿上扛著繞堂走三圈,非常壯觀。隨後鼓藏頭念道:

  “牛呵,你靜靜地聽。祖母在古時,祖公在洪荒,因為不吃鼓藏,不敬蝴蝶媽媽,谷子才不飽滿,禾穗才不登尖。……你旋(牛頭的旋毛,苗族以此相牛)好發財發富,你旋好稻谷滿倉。旋好姑娘好看,旋好後生力壯。人丁興旺,個個健康……”

  最後人們把牛殺掉,“陪”祖宗吃肉飲酒。一般百來戶人家要殺五六十頭牛,還要準備豬、雞、鴨及酒食若幹,耗費巨大。

  鼓藏節上,牛和酒都是重要的主角。

  攝影/王濟文

  貴州的侗族也是從其他地區遷徙而來。據《祖公歌》(al ong sbux),其祖先的棲息地“就在梧州那裏,就在潯江河旁”。同樣是祭祖,侗族的“薩瑪節”又是別樣風情。“薩瑪”(sax mags)在侗語中意為大祖母,是一個完美的女神形象。這個節日有明顯的母係氏族遺風,比如在榕江的重要侗族聚集地的三寶侗鄉,一般由已婚婦女參加。

  祭薩時,盛裝打扮的侗族婦女們由“登薩”(掌管祭祀的老婦人,此時為“薩”的化身)手持半開的黑雨傘開路,繞寨一周,最後到達固定的耶坪,圍繞著鼓樓前象徵薩瑪靈魂的祭祀臺“多耶”(一般是石頭或旗幟等物)跳起多耶舞,乞求薩瑪賜福村寨。

  薩瑪節,紀念侗族大祖母“薩瑪”的節日。攝影/王濟文

  早在宋代,陸遊的《老學庵筆記》就記載:“辰、沅、靖州蠻,仡伶……農隙時,至一二百人為曹,手相握而歌。”千年以後,我們仍能在貴州看到當年給陸遊留下深刻印象的手拉手載歌載舞的情景。

  鼓藏節與薩瑪節的國家級“非遺”項目申報地都在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這也是最能體現貴州少數民族風情的所在地。吳敬梓寫《儒林外史》時,便用了一整回的篇幅描寫黔東南的鎮遠,以當地的“龍神嫁妹”為背景虛構了一段情節,可見在清代時,當地過節的名氣便已傳至江淮等地。

  薩瑪節活動中,侗族老人給“薩瑪”上供品叩祭。攝影/李長華

  當然,貴州其他地區也都各具特色,比如分布在中西部地區的“屯堡人”,雖然“晚來一步”,但同樣在這片土地上碰撞出了別樣色彩。

  相對于只能靠口頭傳承歷史的苗、侗等族而言,以屯堡人為代表的漢族遷徙史要清晰許多。顧名思義,屯堡人是明初“調北徵南”從江南各省徵召到貴州“上六衛”的屯軍後裔。他們的特色習俗之一是正月的“抬亭子”,又叫“抬汪公”,也就是抬著汪華的神像遊行。説來你可能不信,這位汪華的籍貫居然是千裏之外的安徽休寧。他唐初被封越國公,在徽州被奉為“新安之神”“太陽菩薩”等。這種江淮特色的迎神賽會在西南地區出現,也是貴州節日中遷徙底色的體現。

  安順市九溪村的“抬汪公”,

  屯堡人一代代延續著先輩的生活習俗。

  攝影/李立洪

  據史書、方志等記載,漢族曾有過數次移民潮,明代以軍戶為主,清代以民戶為主。一名徽州地方神隨著屯軍一起“移民”到貴州,然後在屯堡被祭祀六百年而不絕,這待遇可能汪華自己也料想不到吧。

  各屯堡來參與抬汪公的隊伍。

  多彩的文化,多彩的節日

  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貴州許多節日還與地形地貌密不可分。還拿黔東南來説,這裏的最高山脈雷公山是長江水係與珠江水係的分水嶺,四周森林密茂,是全國著名的林區之一。早在明代,一根根巨大的楠木和杉木就通過清水江運往京城,成為故宮等建築的棟梁之材。好山好水好木料,孕育出了獨特的“獨木龍舟節”。其中,又以臺江縣和施秉縣舉辦的賽事最為熱鬧。

  施秉縣端午的獨木龍舟節,

  在正式下水之前,巨大的獨木龍舟會在陸上巡遊。攝影/磨桂賓

  傳統的獨木龍舟需要三根粗壯的杉木挖槽捆綁而成,中間為母舟,兩側為子舟。之後大家根據傳説中“分食龍肉”的部位(龍頭、龍身、龍尾等)來確定各村寨競渡的時間。做龍舟和劃龍舟本身就是村落實力的體現,在傳説中獲取龍肉部位的不同也是本村在該地區村落等級排名的一種象徵性表達。

  傳説古代一位老人因孫子被惡龍擄去,用計殺掉了惡龍,各寨村民趕來分食龍肉。後惡龍托夢給老人,希望大家每年劃龍舟來紀念它,作為交換,它將保佑各寨一整年都風調雨順,老人答應了它的請求。有學者認為這個故事可能隱喻了明清王朝對“九股苗”的招撫,最終漢苗和解的歷史。

  獨木龍舟節上,

  鴨、鵝將被捆綁挂在龍頭“脖子”上,這是一種祈福。

  攝影/磨桂賓

  看到這,想必你多少能感受到“多彩貴州”四個字的來由。但如果你以為把每個民族細數一遍,就能把貴州的節日數清,那你就——錯了!

  這是因為,許多民族都可分若幹支係。如苗族分為東部、中部、西部三個方言區,方言區之間習俗存在較大差異。比如同樣一個“四月八”,東部方言區如松桃側重歌舞娛樂,中部方言區如黃平側重敬牛祭牛,而西部方言區如貴陽側重祭祀英雄。即便是同一方言區內部,也可能因地理阻隔而民風有別。

  劍河縣高雍鄉“三月三”苗族祭巫耶。攝影/鐘傳坤

  “儺”,是一種十分古老的文化。歷史上曾經在中國廣泛分布,在傳入貴州之後,因為山地屏障等因素,不僅流傳下來,而且發展得多姿多彩。

  由儺祭、儺舞發展起來的儺戲,是一種融合了宗教與藝術,娛神與娛人相結合的原始、古樸、獨特的戲曲樣式。貴州是多民族省份,所以儺戲類型也多種多樣,比如安順屯堡地戲、威寧彝族“撮泰吉”、荔波布依族儺戲等。

  思州儺技,上刀梯。攝影/‍‍‍‍‍‍‍‍楊秀勇

  在“三裏不同風,五裏不同俗”的貴州,除了這些“大節”,還有一些“小眾”到你可能完全沒聽説過的節日——

  大方縣鳳山鄉彝族“祭山節”。攝影/楊元德

  貴州各族的節日,既是其歷史和文明的象徵,也在現實生活中承擔了社會整合、文化傳承、男女交遊、經濟貿易等社會功能。

  寫過“滾滾長江東逝水”的才子楊慎,在嘉靖年間如此記錄對貴定縣苗族的“跳月”:“男女踏歌,宵夜相誘,謂之跳月。東苗種人皆吹蘆笙,旋繞而歌,男女相和,有當意者即偶之,曰跳月成雙。”這種自由戀愛的浪漫在當今也是令人神往的。包括上文提到的端節跑馬、吃新節慶豐收、四月八歌舞等節日習俗,其實也為青年男女提供了交往的機會。

  鎮遠縣報京鄉的三月三討蔥節,如今又被稱為情人節。攝影/秦剛

  當然,隨著時代發展,節日的形式和功能也在不斷變化。比如水族相親玩耍的端節“跑馬”變成了以奪取錦標為目的的“賽馬”;苗族上刀梯、下火海等絕技也由祓除法事轉向了四月八等特定節日的“娛人”;侗族的多耶舞早已不限于薩瑪節的儀式,在村超上也能看到遊客和村民不分你我地手拉手跳舞。

  再者,許多重大節日已經申報了“非遺”並由政府主辦和社會參與集資,這既減輕了民眾的負擔,也通過更有效的組織,為外地遊客提供了良好的展示窗口。

  臺江縣盛大的姊妹節,是年輕人認識、交往、戀愛的盛會。

  攝影/磨桂賓

  拋開一些形而上的概念,人才是書寫民俗的永恒主體。千百年過去,貴州的節日在一代代傳承中歷久彌新,通過親情、信仰、食物、旋律等元素深深嵌入當地人的生命之中,現在又走向了更廣闊的世界舞臺,感染著參與其中的我們。

  節日裏的笑臉。

  攝影/楊秀勇

  現在赤日炎炎,如果行走在貴州的清涼山地,除了那些好山好水好風光,你可能還會有不期而遇的“開盲盒”的意外驚喜。收起那些原本在城市裏的條條框框吧,帶上背包,一起進入這節日狂歡的海洋,做好載歌載舞的準備!

[責任編輯:王雪松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