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蘭州市優質高中招生統配名額比例保持75%
2022-02-22 09:28:19 來源: 蘭州晚報
圖集

    原標題:今年蘭州市優質高中招生 統配名額比例保持75%

    2月21日,蘭州市教育工作會召開,會議回顧了2021年蘭州市在“雙減”、擴大教育資源、提升教育質量等方面取得的豐碩成果,也對2022年的工作進行了總體的部署。2022年蘭州市將以重點實施新建、改擴建、配建和續建項目等,持續擴大教育資源供給,同時,深入推進招生制度改革,繼續堅持優質高中招生名額合理分配到區域內初中的招生政策,保持75%分配比例,完善名額分配辦法,適當向薄弱初中、農村初中傾斜,優化分配名額的享受條件,確保招生公平。

    1 課後服務學生參與率96.81%

    2021年,蘭州市全面推進“雙減”政策落地,學校作業管理、考試管理、教學管理基礎要求達標率100%。課後服務學生參與率達96.81%,教師參與率達98.63%,課後服務家長滿意度達92.45%。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100%壓減,營轉非率100%,資金監管率99%。深化招生制度改革。嚴格落實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政策,全面實施公民辦學校同步招生,保障26475名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入學。改革普通高中招生錄取辦法,實行計分計等相結合的招生錄取制度,優質普通高中對口分配比例提高到75%。

    2 主城區中學全部納入一體化辦學

    過去的一年,全年共安排教育經費81.29億元。籌措資金為7000余名鄉村教師發放月均405元的生活補助,有效保障鄉村教師生活水平。學前教育資源大幅擴充。多舉措擴充學前教育資源,全市公辦園在園幼兒佔比51.70%,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94.91%,適齡兒童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97.50%。義務教育均衡加速推進。全面統籌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均衡化發展,主城四區中學全部納入一體化辦學範疇,城關區新增2所集團化學校,七里河區成立10所集團化學校。高中教育辦學更趨多樣。推動全市普通高中由單一的注重分層辦學轉向分層分類並重的發展模式,促進高中辦學的特色化、多樣化。職業教育校企合作更加緊密。徵集職業院校成員25家,企業成員117家,協(學)會7家,科研院所3家,成立了蘭州現代職業教育集團;按照“自願互利,合法依規,交流協作,均衡發展”的原則,全市17所職業院校相互建立了18個“一對一”結對協作關係。

    3 爭取完成計劃中的教育項目

    2022年蘭州市將持續擴大教育資源供給。全力落實主城區利用閒置空間辦學增加基礎教育資源供給實施方案,盡快推動方案中16個項目落地,有效增加主城區學位。加快推進擴大教育資源三年行動計劃和“十四五規劃”全年建設任務,全力做好省市級為民辦實事、義務教育改薄與能力提升等項目的管理和實施,持續增加學位供給。

    重點實施五十一中九州校區、蘭州五十八中新校區、北京八中蘭州分校高中部、七里河區馬灘九年一貫制學校等一批中小學和幼兒園新建、改擴建、配建和續建項目,力爭全年完成建設中小學和幼兒園31所。統籌推進蘭州新區甘南實驗中學籌建工作。

    鞏固消除大班額和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工作成效,確保不出現反彈,持續提升全市公辦園在園幼兒佔比和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

    推動解決“四點半”問題。結合蘭州市實際與工作經驗,持續優化中小學課後服務,着力解決“上班族”家長的孩子放學後無人照看等問題。同時,積極配合交通、公安等部門解決放學時段城市交通擁堵的問題。

    4 完善小學招生劃片政策

    今年蘭州市將進一步優化小學招生入學制度設計,完善學校劃片政策,對熱點學校片區繼續探索實施多校劃片、電腦隨機派位錄取等試點。嚴格落實各項政策要求,堅持“同一學校片區內一套房産六年只提供一個學位”,堅持“凡小學擇校學生小升初不得享受對口劃撥”,堅持“凡初中擇校學生中考時不得享受優質高中對口分配名額”,堅持“公民辦學校同步招生”。進一步規範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行為,優先滿足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所在縣區學生入學需求,對於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實行100%招生計劃電腦隨機錄取,促進義務教育學校均衡發展。

    深入推進招生制度改革。完善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優化評價指標,簡化評價流程,確保評價結果公平公正。全面落地高考綜合改革,圍繞“師資力量、課程開發、排課走班、辦學條件”等方面,全面落地全市普通高中高考綜合改革工作。繼續堅持優質高中招生名額合理分配到區域內初中的招生政策,保持75%分配比例,完善名額分配辦法,適當向薄弱初中、農村初中傾斜,優化分配名額的享受條件,確保招生公平。

    全面促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深入貫徹落實“技能甘肅”實施方案,積極構建中高本有效銜接、職普融合貫通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整合蘭州職業技術學院、蘭州現代職業學院兩所高職院校資源,做好升格為本科層次職業技術大學各項準備,有序推進西北理工大學建設進程。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王巧靈

責任編輯: 王小華
01007016001000000000000001111054112840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