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3月20日,江門200米僑批文化長廊正式亮相。據悉,該長廊將江門僑批文化元素進行城市景觀化植入,為江門城市文化賦能。

僑批文化長廊(央廣網發 郭永樂 攝)
僑批是當年海外華僑通過海外民間機構寄至國內的一種集“信件”“匯款單”於一體的郵傳載體,記載了老一輩海外僑胞艱難的創業史和濃厚的家國情懷,也是中華民族講信譽、守承諾的重要體現。
全新亮相的僑批文化長廊包括家國情懷寄尺素、僑批活化、僑批中的黨史、報道薈萃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五部分內容,全面展示僑批活化利用成果,具象化呈現僑批中的故事。
在申報世界記憶遺産名錄的16萬件僑批中,來自江門的僑批文獻有近5萬件,國內現存最早的僑批也出自江門。
“僑批是百年來&&海內外中華兒女情感&&的紐帶。”江門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高鋼華&&,近年來,江門市圍繞保護好管理好研究好僑批文物,深入挖掘和展示蘊含其中的誠信觀念和家國情懷,重點開展了“僑批中的黨史”故事的挖掘宣傳活動,形成了獨具江門特色的僑批保護活化運用升級路徑。(記者 夏燕 實習生 陳思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