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就在家門口,收入穩定還能照顧家庭。”智慧農業大棚裏,清城區新馬村委會馬一村的劉順嬌正在忙活,她跟數百位村民在清遠市新馬鄉村振興樣板區找到了新工作。
新馬村位於清遠市新馬鄉村振興樣板區,依託“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廣清接合片區”和“清遠市鄉村振興樣板區”建設優勢,該村積極打造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格局,帶動農村産業全面振興。
居住環境美了、閒置土地“活了”、産業項目下鄉了……蝶變在清遠廣闊的鄉村不斷發生。清遠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聚焦“一把手如何抓鄉村振興、錢從哪來、農村三塊地如何改革、産業如何發展、鄉村民宿如何推動、基層黨建如何引領”等六方面探索“清遠戰法”,加快推進鄉村振興。自2018年以來,清遠連續3年在省年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中位列粵北片區第一名,2020年綜合排名獲得全省地級市第一名。
鎮村有了“一線施工隊長”
今年以來,新馬村黨總支部書記楊振賢常常來到田間地頭、項目工地看進展情況。該村集體收入增加到30多萬元,是2017年的近5倍。
基層黨建如何引領鄉村振興?清遠建立健全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工作機制,市委主要領導帶頭抓“五個一”促鄉村振興,即抓“一個方案”明確清遠鄉村振興“作戰圖”、抓“一個機制”壓實工作責任、抓“一個片區”探索改革創新、抓“一批示範”帶動千帆競發、抓“一項提升”推動提質增效。
其中,清遠貫徹落實“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工作要求,壓實縣委書記“一線總指揮”、鎮村書記“一線施工隊長”及各相關部門責任。楊振賢等鎮村書記就是“一線施工隊長”。
清遠大力推進創建全省農村基層黨建示範市,1鎮5村入圍全國鄉村治理示範鎮村,數量居全省首位。探索出“三包三聯”網格化&&服務群眾、“4+1+N”組織生活模式、“幫推引督”結對幫扶等特色做法。
田間地頭有了金融“活水”
清遠雞産業是清遠獨具特色的農業支柱産業。今年10月份召開的清城區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清遠麻雞種業)數字種業項目推進會提出,力爭清遠雞年出欄量達到2億隻,年産值超過100億元,兩項數據均比當前“翻一番”。
作為農業大市,産業如何發展?錢從哪來?清遠大力推動“五大一提升”。包括建設現代農業産業園大生産基地、拓展農産品大流通平台、打造“農字號”大品牌、開拓農産品大市場、提升農産品深加工和農業數字化水平、提升農産品深加工和農業數字化水平。目前,清遠全市共創建國家級現代農業産業園2個、省級現代農業産業園12個,聯農帶農超10萬戶。
清遠分別與國開行、建行、農發行、工行等省級分行簽署融資意向總計2200億元的戰略合作協議,支持鄉村振興、城鄉融合發展、産業園區建設。在清遠廣闊鎮村,一批“金融村官”送服務、帶産品、授知識,推行“整村授信”,幫助辦理“民宿貸”“美麗鄉村貸”等。
閒置土地長出“真金白銀”
鄉村振興,地從何來?今年6月,清遠首家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在清新區成立。隨後,清城區、佛岡縣、英德市連樟樣板區等地選點建成全市第一批實行股份合作制管理和運營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
清遠市農業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清遠利用建設廣清接合片區的契機,積極探索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股份合作制改革和承包地、宅基地、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三塊地”改革,暢通城鄉要素流通渠道。
在美麗鄉村建設的基礎上,清遠創新打造“六活六支”鄉村建設的民宿發展模式。“六活”即“用活”鄉村建設成果、“盤活”農村閒置資源、“做活”村落文化鄉愁、“引活”社會資源下鄉、“激活”創新創業熱情、“帶活”農特産品銷售;“六支”為加強統籌、財政、金融、用地、人才、宣傳六大支撐。
近兩年,清遠新增民宿約1000家。坐擁省職教城等重大平台,清遠大力推動政學企合作共建鄉村民宿産業學院,建設鄉村民宿經營管理人才孵化基地,將鄉村民宿人才培養列入“高職擴招”計劃。
南方日報記者 魏金鋒 陳國飛 鄧文燕 張錦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