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重慶:土地儲備整治盤活“特殊資源” 垃圾填埋場變生態綠地
2023年04月28日 10:52 來源: 新華網

曾經的垃圾填埋場變成了生態綠地。新華網發(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供圖)

  新華網重慶4月28日電(韓夢霖 羅棋文)清新的空氣、翠綠的草坪、綻放的鮮花……誰能想到,位于重慶市南岸區長生橋鎮的這片約520畝的生態綠地,就在幾年前,還是一個臭氣熏天、居民投訴不斷的垃圾填埋場。

  對這場“變身”感觸最深的還是住在附近的居民。一位附近的居民指著遠處生機盎然的綠地説,“我們小區離垃圾場雖然也有2公里,但當時那味道真的是讓人頭痛。特別是一到夏天,垃圾場裏的惡臭味就隨風飄到小區,白天晚上都不敢開窗戶。2018年底,政府開始對垃圾填埋場進場施工整治,短短幾年就初顯成效,形成這麼大一片綠地。”

  據介紹,位于南岸區長生橋鎮的垃圾填埋場于2003年7月建成投用,建場時為西部地區及長江上游最大的生活垃圾填埋場。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長生橋片區已成為城市擴能升級的重要拓展區,垃圾填埋場嚴重制約了土地資源的集約化使用和可持續發展,環境污染問題也給周邊群眾的生産生活帶來了較大影響。

  2016年,長生橋垃圾填埋場全面關停,該區域交由市規劃自然資源局局屬單位重慶市土地儲備整治中心(以下簡稱市土儲中心)進行儲備整治。如何盤活這份“特殊的資源”成了該中心後期探索的關鍵。

  “為實現填埋場及周邊土地再開發再利用,促進土地品質及價值的雙提升,實現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我們最終敲定了生態修復路徑。通過土地儲備整治為生態修復提供路徑和資金支援,同時利用生態修復提升周邊土地價值,最終實現土地儲備整治與生態修復相互促進的良性迴圈”,市土儲中心總工程師李為科介紹説。

  2017年12月,市土儲中心採用公開招標,以“EPC+管理維護”模式確定重慶德潤環境公司、中鐵十七局四公司和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聯合體作為中標單位開展該垃圾填埋場生態修復治理工程,全面完成了垃圾堆體整形覆蓋、地下水污染控制、填埋氣體收集和處理與利用、滲濾液處置及管護、防洪與雨水導排、環境與安全監測、場內道路建設等工作。

  2022年底,長生橋垃圾填埋場生態修復一期工程竣工並通過驗收。新建場內環形步道2.2公里,改造繞場車行便道2.7公里,治理後垃圾滲濾液全部達到向自然水體直接排放標準。通過定期播種花草籽新增綠地520余畝,吸引了白鷺、麻雀、野雞、野兔等野生動物棲息,提高了生物多樣性,成功實現了生態修復目標。

  通過5年的生態修復整治,全面完成了長生橋垃圾填埋場生態修復一期工程,片區整體城市品質較整治前得到顯著提升。接下來,還將按照片區規劃,謀劃推動生態主題公園建設。

  “通過綜合整治、區域平衡,可以實現城市空間整體性、係統性的改造,提升城市規劃治理水準,提高人居環境品質,既為城市發展創造物質財富奠定了用地基礎,也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優質生態産品。”南岸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負責人表示。

  近年來,市土儲中心充分發揮市級土地儲備整治主體職責,在實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戰略過程中,通過長生橋垃圾填埋場生態整治的探索實踐,豐富了儲備土地整治的內涵,形成了可推廣可復制的生態整治經驗。接下來,該中心還將堅持用係統性、整體性的理念進行規劃、統籌實施,將土地儲備整治與助推生態文明建設統籌謀劃、有機結合,促進土地資源資産的保值增值。

編輯: 張青
精彩圖片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111129570609